2017年10月28日星期六
俄国革命百周年系列(十六):威胁俄国革命的因素
《俄国革命百年祭:社会主义革命未竟之路》
十六、威胁俄国革命的因素
233. 十月革命成功催生了全世界的第一个工人国家。但十月革命后诞生的苏维埃政权,面对着艰巨且克难的挑战。在错综复杂的因素下,俄国革命的社会解放理想与初衷,在曲折的历史发展中被斯大林主义的反革命所出卖及葬送。
234. 威胁十月革命的因素包括:
a) 帝国主义势力和旧统治阶级的围剿与攻势
b) 俄国革命因欧洲革命的挫败而被孤立
c) 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资源
d) 斯大林主义官僚统治的出现
235. 十月革命一开始就是在挑战着当时全世界帝国主义及资本主义建制,因此革命成功后的苏俄面对来自帝国主义列强和俄国旧统治阶级的围剿,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236. 俄国革命让工人阶级实现自我解放,其政治成果是惊人的,同时也给世界各国资产阶级带来恐慌。失去权力的俄国旧统治阶级并不肯罢休,而它们相信能够通过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援重新当权。十月革命后,残余的资产阶级及痛恨无产阶级革命的反动势力,在得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援下,向新成立的苏维埃革命政府发动猛烈的攻势,引发“俄国内战”。
237. 反革命的资产阶级、地主和他们的随从们,从保皇派到自由派,组成了意图摧毁十月革命成果的“白军”。
238. 在面对白军来势汹汹的武力威胁下,布尔什维克及苏维埃政府被迫重整革命武装力量作出反击。人民委员会于1918年1月28日决定创建“红军”,将支持革命的工人、士兵和农民组织成纪律严明的作战部队,以抵抗反革命的军事攻击。
239. 紧随着十月革命的四年内战,导致很多优秀的革命战士在激烈战事中丧生,而不少原本思想进步的工人阶级因战乱中而耗尽意志。战争让苏维埃俄国失去不少可靠的革命建设力量,并且让这个新诞生的工人国家面临着难以将革命进程深化的困境。
240. 内战给苏维埃俄国所带来的破坏,是无比巨大的。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苏维埃俄国的人民被迫承担这破坏所带来的恶果。
241.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有所差别且不平衡的,而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轨迹也是如此。十月革命是当时俄国工人阶级和底层人民反抗好战统治阶级的成功先例,但是同时候其他国家(尤其是 欧洲的先进工业国家)却面对无产阶级革命无法取胜的困境。当欧洲革命浪潮无法促成无产阶级在俄国以外国家夺取政权时,俄国革命也因此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
242. 坚守国际主义原则的布尔什维克相信,只有在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俄国革命才能够坚持下去并且进一步迈向社会主义社会。布尔什维克对国际革命的期待,并非空想。欧洲的确于1918年爆发了革命浪潮。工人和兵士的代表会议在德国和奥地利建立起来。
243. 俄国无产阶级和布尔什维克领袖所期待的国际革命,终于在1918年爆发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于1919年3月宣告成立。德国的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于1919年4月成立。意大利北部的工人占领工厂并成立工厂委员会。革命浪潮也席卷了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荷兰等国。在英国,三大工会(英国矿工联合会、全国铁路工人联合会及以码头工人为主的全国运输工人联合会)缔结成“三角联盟”(Triple Alliance),动摇了英国的统治阶级。
244. 可惜的是,欧洲这股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还是失败了。欧洲革命遭遇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奉行改良主义纲领的欧洲社会民主党,选择出卖工人阶级,投身在欧洲资产阶级主导的反革命阵营中。欧洲各个自称代表工人阶级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如英国工党、德国社会民主党等),用甜言蜜语去诱骗工人放弃夺取政权的斗争。甚至有社会民主党组织反革命的暴力行动,去压制支持俄国革命的工人阶级。
b. 当时刚成立不久的各国共产党,由于缺乏经验,且在政治上仍不够成熟,而犯下了许多错误,包括一厢情愿寄望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会转向支持革命。
c. 由于害怕革命浪潮会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对工人作出重大的让步,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有些国家还落实工人阶级运动争取已久的普选权。这些由资产阶级作出的妥协让步,虽然在某程度上为工人阶级带来了好处,但是却也产生了阻止革命浪潮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d. 新诞生的苏俄,因本身陷入激烈的内战,忙于应付不断用武力企图摧毁革命的反动势力,以至无法为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提供所需的物质和军事援助。
245. 匈牙利和意大利的革命以流血失败告终。在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政党于1922年夺取政权,导致很多共产党人被杀害或被监禁,包括了著名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安东你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葛兰西于1926年被囚禁,直到1935年因病重而被转移在监护病房,后来于1937年逝世。
246. 在德国,尽管1918-19年革命遭到残酷镇压,而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和卡尔.李卜克内西(Karal Liebknecht)等德国共产党创党领袖也被杀害,但是德国共产党仍然在过后数年迅速发展。1923年,德国再次出现革命危机,法国军队占领鲁尔地区,严重的通货膨胀达到顶点,一场总罢工推翻了威廉.库诺(Wilhelm Cuno)领导的政府,共产党控制了主要的工会,而左翼社会党和共产党在萨克森及图林根两个州5组成联合政府。可是,在共产国际的错误意见影响下,德国共产党并没有把握时机为革命作准备,而错失良机。当大资本重新掌握形势后,资产阶级政府重新上台,而纳粹主义也随后崛起。
247. 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就是社会财富)。战争破坏所造成的资源短缺,加上仍然未够先进的经济制度,将阻碍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平等分配社会财富,创造共同富裕的社会;落后的经济条件,无法在短期内达到这目标,而不当的经济措施反而会带来“均贫”的现象。
248. 持续了四年的俄国内战(加上之前俄国耗尽其国家财富去参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俄国经济面临严重毁坏的情况。国民收入只是1913年水平的三分之一,工业产量未达到一战爆发前的十分之一,铁路网络被严重损毁。农工业的产量降低到非常悲惨的程度。饥荒使广大的地区陷于瘫痪。俄国的城市人口(主要是工人阶级)也剧跌:在1921年。莫斯科人口下跌到只剩下战前的一半,而彼得格勒人口只剩下三分之一。
249. 由于缺乏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提供物质基础的资源供应及工业生产,苏俄政府的确很难为全国人民供应足够的粮食,并保障人民的生活素质及福利。
250. 十月革命及俄国内战后,苏俄地区的大多数人口,仍然是农民,而工人阶级的数目已大幅度下跌。
251. 在严重物质严重匮乏及捍卫革命的迫切任务下,布尔什维克革命领导被迫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作出“撤退”。
252. 布尔什维克于192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在这项政策下,尽管大工业、银行和运输仍然属于国有,但是政府重建了一个自由市场,并允许农作物在市场上买卖。苏俄政府停止战时共产主义下所实行的配给制度,允许商品买卖,放宽贸易限制,鼓励外资企业投资,将资金和技术重新引进俄国。苏俄政府也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
253. 布尔什维克这项暂时“撤退”的措施,让私人资本的积累死灰复燃,而有小部分农民变得更加富裕同时却仍有很多农民活在贫困当中。
254. 威胁俄国革命的另外一个重大因素,是斯大林主义官僚专政的崛起。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尤其是在不同源流左翼运动之间。
255. “新经济政策”所造成的影响及其所产生的危险,并不只是在经济上。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已经被孤立在一个经济仍然落后的国家,因此面对着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在俄国内战后的艰苦条件下,俄国无产阶级逐渐丧失了对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直接掌握。
256. 就在俄国无产阶级失去对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直接掌握的时候,一个新的特权层开始出现。这个阶层际上在社会的各方面都把权力垄断了。
257. 这个新的特权阶层的代表人物,就是掌控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权的斯大林。以斯大林为核心的官僚层,在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中将捍卫革命的进步分子清除,篡夺了苏维埃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管理权,成为特权阶层。
258. 官僚主义特权阶级的出现,并不是有预谋的结果,而是许多因素交互作用所造成的。由于工业生产的下降,以及工人回流到农村,俄国工人阶级在人数上大幅度减弱。长期的饥荒和困苦,又使到部分工人阶级去政治化,失去争取自我解放的斗志,不再热衷于参与在社会改造过程中。最觉悟的一群人则被日益官僚化的苏维埃政府机关吸收过去。此外,有许多优秀的工人阶级革命分子在内战中丧命,让新建立的工人国家失去了可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主要动力。
259. 在这个充斥着苦难的时期,要在工人阶级当中培养合适的干部去落实社会改造议程是极为困难的事情。这让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仍然保持了他们对知识的垄断。这样一个贫困的情况,反而有利于某部分人通过其社会职能取得并维持特权,进而繁衍了官僚主义。
260. 苏俄政权初期普遍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选举产生的委员制和集体管理制。俄国内战爆发后,军事形势需要迅速、果断地处理问题,于是就开始强调了集中制,也普遍采取委派制以取代委员制。社会经济的管理体制,也由集体管理制转换成个人负责的一长制。社会运作上普遍推行的军事化,让官僚主义的繁衍提供了政治空间。
261. 俄国马克思主义革命者们的确是注意到这个威胁着革命成果的变化。早在1920年,布尔什维克党内由亚历山大.什利亚普尼科夫(Alexander Shliapnikov)、亚历山德拉.柯伦泰(Alexandra Kollontai)、谢尔盖.梅德韦杰夫(Sergei Medvedev)等领导的“工人反对派”,就对革命受到威胁的问题发出警告。工人反对派反对官僚主义和技术专家,并主张国家工会化,由工会管理国民经济。
262. 此外,瓦勒连.奥辛斯基(Valerian Osinsky)、弗拉迪米尔.斯米尔诺夫(Vladimir Smirnov)、季莫费.萨普罗诺夫(Timofei Sapronov)等老布尔什维克则组成“民主集中派”,批评布尔什维克在内战时期所实行的过度集权措施。他们认为布尔什维克所奉行的“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元素已退化。
263. 工人反对派和民主集中派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内所存在的危机表现在于:大批野心家混进党内,大批工人退党,党已经形成官僚等级。官僚享有特权。党的危机就是集中于官僚主义,而集中制和委派制正促进官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实行民主制才能根除官僚主义,并克服党的危机。
264. 列宁自1921年开始就察觉到官僚主义的威胁,并为此感到不安。他称这种状态下的政权为“官僚主义的变态”。官僚主义的出现,不仅腐蚀着布尔什维克的党内民主,也危害着原本建基在苏维埃民主上的工人国家。
265. 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左翼反对派”于1923年成立,将反官僚主义斗争列为其主要斗争纲领之一。左翼反对派为了创造必要的条件去挽救局势,提出了以下办法:
a. 加速俄国的工业化,由此增加无产阶级在社会上的比重;
b. 增加工资并解决失业问题,以此增强工人的自信心;
c. 立即增强苏维埃和党内的民主,以此提高无产阶级的政冶活跃性和阶级觉悟的水平;
d. 注重农民中的阶级差别:提供贷款和农业机械去帮助贫农,使富农负担累进税;
e. 继续为世界革命作准备,改正共产国际在战术上和战略上的错误。
266. 由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大部分干部已经陷入官僚化的过程,加上斯大林在党内政治斗争中挫败并排挤真心要捍卫革命的力量,以至苏俄错过了重新为革命进程注入新气息的机会,而无产阶级也无法如革命当初所期望的掌握政权。
267. 要解释斯大林主义官僚在苏联的崛起及胜利,就必须审视主观因素(也就是革命党)的失灵,以及跟其加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如内战的破坏、经济的匮乏、革命被孤立等)。因此,将斯大林主义官僚专政等同于十月革命的结果,是完全漠视这错综复杂因素交互作用存在的肤浅论断。
268. 斯大林主义是全世界第一个工人国家走向官僚主义堕落的表现。革命的成果被社会上一个新兴起的特权阶级所窃取。斯大林祭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去合理化在工人国家实行官僚主义统治的做法。
269. 斯大林主义的冒起,是逆转俄国革命进程的反革命。
270. 斯大林主义官僚层摧毁了工人民主及苏维埃民主。工人国家或“无产阶级专政”,变成只是徒有虚名,因为工人阶级仍然没有掌握实际权力,也无法共同参与在决定社会方向的过程中。无产阶级专政,在斯大林主义官僚统治下,只是以无产阶级的名义去专无产阶级的政。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也因此被典当。
271. 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后来的苏联),仍未是个社会主义社会,因为这个社会还不是一个无阶级的社会。苏联社会是一个处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过渡型社会。这个“过渡”的形成,始于十月革命,但却因斯大林主义官僚的崛起而被卡住,结果一卡就卡了70年,最后还在资本主义复辟中解体。
272. 在苏联这样一个属于过渡型的社会,资本主义是有可能复辟的,但必须通过社会反革命;工人阶级也有可能重新掌握政权并恢复以工人民主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但必须通过打碎官僚阶层垄断政治权利的政治革命。
273. 斯大林主义官僚的背叛,让十月革命的目标,未曾实现。
274. 苏联于1991年解体。当时苏联的官僚层,连名义上的社会主义也放弃了,名正言顺让资本主义以最野蛮的形式在这片曾经掀起社会主义革命浪潮的土地上复辟。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政府,实行大刀阔斧的经济自由化,牺牲数以百万计人民的生活去让资产阶级重新掌握政治与经济权力。前苏联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条件,变得比苏联时代更糟,而阶级剥削也变得更加厉害。
上一篇:十月革命的成果与挑战
下一篇:列宁是独裁者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