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日星期六
政治海啸冲倒巫统国阵61年政权
2018/5/12
2018年5月9日,历史会记住这一天。一场“选民海啸”,将盘踞了61年的联邦政权推翻。当然,吊诡的是,改朝换代后的新首相,却是我国史上曾经在位最久的首相——马哈迪。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时刻,而马来西亚人民也步入新的政治挑战中。
第14届马来西亚全国大选开票当晚,丑闻缠身的纳吉所领导的巫统国阵兵败如山倒。国阵所赢得的国会议席从2013年大选的133席,骤跌至79席。大选前匆忙在国会通过的选区划分,也救不到完全崩盘的政权。国阵这次的得票,比2013年骤减了逾115万张票。
马哈迪领导的由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国家诚信党和土著团结党组成的“希望联盟”,总共赢得113席,加上亲希盟的沙巴民族复兴党所赢得的8席,还有因公正党候选人蔡添强于提名日当天被选委会取消竞选资格而得到希盟支持的独立人士,希盟掌控了国会下议院222个议席中的122席。
此外,多个州属政权也纷纷落入希盟手中。除了原本希盟执政的槟城和雪兰莪以更多的席次继续执政,柔佛、森美兰、马六甲和吉打州也纷纷换政府。沙巴州也上演青蛙议员戏码,国阵的首席部长宣誓不到一天,就因国阵候任议员跳槽希盟而被推翻。在霹雳州,大选后出现悬峙议会,两名国阵候任议员跳槽希盟而“变天”。希盟在这次大选中拿下8个州的政权,伊斯兰党则控制了半岛东海岸吉兰丹和登嘉楼两州政权,国阵执政的州属仅剩下彭亨、玻璃市和砂拉越(砂拉越州议会没有跟联邦同步选举)三州了。
这是继十年前308第12届全国大选后,一场撼动我国政坛的海啸,其威力更是巨大到绊倒国阵政权。纳吉领导的国阵政权最终被推翻,有好些因素,其中包括:
- 我国城乡人民因日益恶化的生活条件而积累多时的怨气,在这次大选中一次过爆发。2015年推行的消费税,加剧人民的生活负担,加上物价上涨、呆滞不前的工资、债务缠身等压力,人民以选票去表达了他们的不满。通过选票表达不满的选民,不分族群。
- 纳吉领导的政权,贪污腐败的丑闻不断,如一马发展公司(1MDB)的丑闻更是国际瞩目,让我国人民愈来愈对这个政权厌烦。
- 纳吉为了保住政权而使出的下三流手段,如撤换执法单位高层、推动反假新闻法令、不公平的选区划分等,反而引起更大的反弹。纳吉在投票日前一晚更是技穷,为26岁以下青年派免缴税、开斋节免过路费和两天公共假期的糖果,都已经无法挽回败势。
- 马哈迪因素。马哈迪在一马公司课题上跟纳吉翻脸出走巫统,与被纳吉革职的慕尤丁和其儿子慕克里等巫统权斗败将组成土著团结党,并加盟希盟,还成了希盟的主要领导人,被捧为救国英雄。原本因民联分裂的在野党阵营,在马哈迪加盟并成为领导后,气势开始回升,也在原本是巫统堡垒的地区酝酿起“马来海啸”。
话说马哈迪所掀起的马来海啸,却给马来西亚半岛的马来选民占多数的选区带来了有趣现象:西海岸多个地区的多数马来选民跟马哈迪站在一起反对国阵,但是东海岸的多数马来选民却既反国阵也反希盟,造就了伊斯兰党在吉兰丹和登嘉楼的大胜。马哈迪为首的土团党,充斥着从巫统过档的政客,其种族政治的色彩仍然强烈。
我国终于迎来第一次联邦换政府,这是多年民主抗争的一个新里程碑。不过,新的挑战才将开始。新政府旧首相,反映着全新的改革力量仍然无法跟旧建制脱钩,未来的日子里,除了新政权内部精英分子们的争权夺利,社会改革进程也会面对不少来自旧有势力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
希盟在其竞选承诺中提出的百日新政十大承诺,以废除消费税为首要承诺,并会恢复销售与服务税去取代消费税。其它百日新政承诺还包括稳定油价、废除所有施加于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垦殖民的不合理债务、为家庭主妇缴交公积金、渐进提高最低工资、成立内阁特别委员会以检讨并落实《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为B40低收入群体提供500令吉基本医疗津贴、详细谨慎检讨各项颁布予外国的大型计划等。希盟宣言也提出削减首相权力(如限制首相任期为两届)、 废除恶法、彻查一马发展公司丑闻、管制政治献金、成立公平就业委员会等60项承诺。
既然换上新政府,我们就必须确保新的希盟政府落实其竞选承诺,尤其是关系到改善普罗人民生活及促进民主的承诺。不过,人民不可能完全冀望新的和回锅的执政精英老老实实去兑现这些承诺,而是需要不断动员起来去监督并敦促政府维护人民的权益。
马来西亚正迎来新的政治形势,其挑战仍然险峻,但也有着很多已被打开的空间。关键是普罗人民能否借助这些已经打开的空间,去推进争取民主与社会正义的议程。
能够在这次大选中掀起推翻国阵政权的“全民海啸”,很大部分是人民对国阵政权不满而积累起来的情绪。但是,人民不满求变的情绪,并不代表自主自决的人民觉醒。如果要让这个换政府的历史转捩点成为真正改变马来西亚人民命运的契机,我们不能依赖踩着人民情绪上位的政治精英,而是要打造拥有自主自决政治意识的人民力量,这是需要不间断地政治教育与由下而上的组织去实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