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11日星期五

遇见保罗.傅莱叶--重新寻回激进教育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遇见保罗.傅莱叶--重新寻回激进教育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稿于2004年6月10日

激 进的人,参与在人的解放,不会沦为“不确定圈子”的俘虏。在这圈子中,也囚禁了现实。相反的,他愈加激进,他就愈加进入现实,以致他更加认识它,更好地改 变它。他不畏惧面对、聆听、观看他所接触的世界。他不畏惧面对人,或参与在与他们一起对话。他不把自己当作历史的主人,或是人类的主人,或是被压迫者的解 放者;但是他与他们并肩斗争,把自身投入在历史中。
- 保罗.傅莱叶

学习,并不是去消化想法,而是来创造及再创造想法。
- 保罗.傅莱叶

只有冒着生命的危险,才能获得自由……还未以生命作为赌注的个人,也许,不能否认地被确认为人;但是他并未在这确认中达到真理,以作为认知他自身是自由的醒觉。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保罗•傅莱叶(Paulo Freire)也许在我国社会鲜为人知,或是很少被提起的名字,但是他却是其思想获得广泛流传的闻名世界的教育家,拉丁美洲平民激进教育的先驱,受压迫人群的解放教育家。

在 上个世纪70年代出版,傅莱叶的著作,屈指算来最为人知的,当数《被压迫者的教育学》(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批判意识的教育》(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及《争取自由的文化行动》(Cultural Action for Freedom)。尤其是《被压迫者的教育学》更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一本关于人性和人类社会解放的书,深入地探讨属于被压迫一群的教育学,并且如何通过 这种教育学,把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从非人性的体制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真正拥有人性的新人类。《被压迫者的教育学》曾经启发了不少从事平民教育工作 者,而将会继续启发那些投身社会运动的积极份子。

虽然傅莱叶的著作成书超过30年,但是其书中的观点,在当今社会来看还是那么的进步与前 瞻,傅莱叶完全颠覆翻转了我们所熟知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他那儿,教育,不再只是非人性的不平等社会中,统治集团或压迫阶级用来驯化人民的工具; 教育,也是群众用来解放社会,争取自由、平等的致命武器。教育绝对不是中立的,也不可能是中立的,它总得有个立场;而且,教育与行动原本就应该是一体的。

傅 莱叶在他多年从事民众识字教学和研究中,发展出一套关于文盲群众的教育理论。“人类通过世界的中介相互教育”,语词开始在文盲的一群中找到了新的力量。语 词不再是抽象的或是魔幻的,而是人们在为他们周遭事物命名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与本身能力的途径。而民众不再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体(object),而是 创造历史的主体(subject)。


源远流长的激进思想

在20世纪60年代 到70年代的短短数年见,傅莱叶的思想与著作,从巴西的东北部,开始广泛流传到整个南美洲大陆。他不仅为教育领域带来极具震撼的冲击,同时也影响了美洲大 陆民族解放与社会进步的整体斗争。当拉丁美洲的无产人民从他们的僵死传统中觉醒过来,却又处在踌躇于作为主体参与民族建设和改变的时刻,傅莱叶完成了一套 教育文盲民众的方法,从而给予整个过程巨大的贡献。那些正在学习阅读和书写的人民,开始寻获关于他们自身的醒觉,并开始批判地看见他们所处在的社会环境。 这些民众开始更频密地采取主动,改变一直以来否决他们的参与的社会。

也许,我们只是单纯地把傅莱叶视为,一名为第三世界文盲一群作出极大 贡献的教育家。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地探索其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傅莱叶的方法论与教育哲学,对于不属于拉丁美洲无产民众的我们来说,也是一样极具意义与重 要。很多时候,作为独立主体参与改变社会的斗争,不仅仅是美洲有色人种独有的斗争,也是其它地方人民的斗争,也是象我国年青中产阶级的斗争,也是原住民争 取尊严的斗争……对我们这个所谓拥有“第一世界设备,第三世界思想”的国家来说,在象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斗争中体现出来的尖锐性和震撼力,确实是给我 们在自己处境中摸索的过程上,展露了新的观点、新的模式及新的希望。


在饥寒交迫中觉醒的黎明

傅 莱叶的思想,代表了创意思考与觉悟心灵对周边被压迫一群所遭受的苦难之关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傅莱叶于1921年出生在累西腓(Recife),巴西东 北部的港市,第三世界中最糟糕的贫穷与落后的中心,而傅莱叶则必须在这个现实中成长。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给巴西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傅 莱叶所生长于的中产阶级家庭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动荡不定,而最后他也和其他贫民,那些“地面上被诅咒的一群”,一样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当他感受到到因饥饿 而引发的腹痛,当他体悟到因倦乏不堪而无法学习,这个经验对他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影响。他曾回忆说:“因为我的饥饿,我一无所知。我不是哑巴,也不是缺乏兴 趣。我的社会条件不允许我受教育,经验向我证明了社会阶级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傅莱叶在穷人和劳动者群中生活,他获得了关于贫穷阶级生活及社会经济对教育影响的深刻理解。

这也促成他在十多岁时就立下誓愿,将他 毕生奉献给对抗饥饿的斗争,以使以后的孩子们不再遭受到象他经历过的痛苦。傅莱叶与穷人生活在一起的经验,让他发现了一个被称为无产阶级“沉默文化”(无 声文化)的情况。他领悟到,无产一群的愚昧和困倦,是经济、社会与政治支配下的直接后果,而家长式的社会体制,把他们变成受害者。在给予鼓励与准备以认识 和回应具体现实的努力中,他们被压抑,并被“掩没”在一个不可能触发醒觉,及容许他们作反应的现实情况。对于傅莱叶,他更加了解到,整个教育体系,就是一 个被用来维护这个沉默文化的主要工具。

傅莱叶在中学时就当起了语法老师,但是他的直觉把他引向对话式的教育,他尝试很努力地去了解学生们的期待。他在累西腓大学法律系求学时,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Elza Maia Costa de Oliveira),一名小学教师,也是他生命中的重要动力。

在 1946年,当傅莱叶被聘请担任一个由雇主拥有的机构(SESI)的教育主管时,他开始看见更多精英教育与工人阶级实际生活之间的断裂。因此,研究平民的 语言,成为傅莱叶后来志业发展的起点。在面对着现实中存在着的“沉默文化”的当儿,傅莱叶专注深入从事教育工作。在他长久在学习与反思过程中的打转,促成 一个崭新且具创意的教育哲学的诞生。在参与解放男男女女,以建立一个新世界的斗争中,傅莱叶试图把他的学习触须伸展到其它各类不同思想和经验,各式各样的 哲学立场:诸如萨特、弗洛姆、阿尔吐塞尔、奥德嘉、毛泽东、马丁路德.金、杰.古瓦拉、马尔库塞等人的思想,都是他所涉猎的对象。他试着结合这些思想家的 看法,以创造一个关于教育的真实观点,并力图回应拉丁美洲的具体现实。

在这当儿,傅莱叶也参与了平民文化运动,并支持在课堂上积极行使民主。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巴西的今日教育》,写于1959年),还有接下来他的写作中,他关于教育哲学的思想,开始展示于世人眼前。傅莱叶身体力行的做法,使到他被当权者冠以“叛国者”的名号。

傅 莱叶识字教育的教育学,并不只是让人阅读文字,也是让人阅读世界(not only reading the word, but also reading the world)。这将涉及批判意识(critical consciousness)的发展。批判意识的形成,让人们得以质问他们的历史与社会处境,这就是阅读他们的世界,其目标就是在打造民主社会的过程中作 为运动的主体。在教育上,傅莱叶提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式交流,两者共同学习、共同发问、共同反思,并且共同参与在创造意义的过程中。

具 体来说,这种教学法从教师跟社区打成一片开始,询问民众的问题,收集他们日常生活常用的语词。教师将会开始理解民众的社会现实,并发展出一套生成的语词和 主题,以在课堂上引发讨论,或是形成所谓的“文化圈”(cultural circles)。通过创造语词(识字)的过程,意识提升(conscientization)得以发生,届时现实的社会建构将受到批判地审查。

傅莱叶教学法的第一次实验在1962年获得见证,当时300名农场工人在45天内被教会阅读和书写。其成果就是,当时政府批准了上千个文化圈在巴西全国各地成立。不幸的是,1964年的军事政变终止了这项工作,也改变了傅莱叶的后来一生。


流亡

1964年4月,巴西军方势力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并夺取政权上台执政,在全国一片镇压与扫荡的严峻气氛中,傅莱叶也难逃被肃清的命运。1964年6月6月,傅莱叶因被指为叛国贼而被囚禁70天,过后他就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在 玻利维亚逗留了一阵子后,傅莱叶就跑到智利待上5年,并为基督教民主土地改革运动(Christian Democratic Agrarian Reform Movement)工作。傅莱叶在智利的时候,曾与当时民选总统阿叶德合作,一心想要开创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可惜的是,阿叶德在美国中央情报局 (CIA)操纵的政变中死于总统府,傅莱叶又再被迫流亡。

傅莱叶于1967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作为自由实践的教育》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Freedom),获得相当多的赞赏,并于1969年被聘为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他那本著名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是在1968年写成,并于1970年以 西班牙语及英语问世,直到1974年才在巴西出版。

傅莱叶在1970年被邀请到日内瓦,他在那儿为世界教会大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担任了十年的特别教育顾问。无可否认的,教学实践、教学法的澄清、写作、争取社会正义,早已是他毕生的志业。他在这期间足迹遍布世界各 地,协助多个国家推行平民教育和识字改革。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成就,包括他在几内亚-比绍(Guinea-Bissau)的工作,他在那儿为全国扫除文盲工 作提供咨询,从而出版了《进行中的教学法:致给几内亚-比绍的书信》(Pedagogy in Process: The Letters to Guinea-Bissau)


返回巴西

经过了15年的流亡,傅莱叶于 1979年终于被解除驱逐出巴西的禁令,并于1980回到他的祖国。傅莱叶在圣保罗(São Paulo)加入了工人党(PT),并在1980年到1986年间,指导着该党的成人识字计划。随着工人党在1988年的地方选举中获胜,傅莱叶被委任为 圣保罗市的教育局长。他担任教育局长期间的政策工作与识字培训的改革,直到今天仍然深深影响着圣保罗市及整个巴西。保罗.傅莱叶研究所 (Instituto Paulo Freire)于1991年成立,这个研究所聚合了研究傅莱叶教育学的学者和批评者,进行持久的对话,以推动新的教育理论及现实中具体干涉的进展。这项工 作由18个国家的21个学术核心小组进行着,而研究所就座落在圣保罗市,并收存着傅莱叶的档案。(浏览保罗傅莱叶研究所的网 页:http://www.paulofreire.org/ )

傅莱叶对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深远冲击,获得了世界各地的承认。他在有生之年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1985年的杰出基督教教育家奖,及1986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颁发的和平教育奖。


爱与希望的激进遗产

1997 年5月2日,傅莱叶在圣保罗市因心脏病而与世长辞,享年75岁。那些曾经遇上傅莱叶的人,无论是他的终身朋友,还是阅读他的文字的人,都会以最崇高的敬意 怀念他。一名剧场艺术工作者大卫.戴门(David Diamond)如此说道:“当我第一次阅读傅莱叶时,我是那么的震惊,心情获得疏解,而且是非凡的,他能够把我所知道的与感受到的,却无法形容的,清楚 地说明出来。”诚然,很多人都为傅莱叶的作品所感动,而他就是最常把这么一个信念悬在心上:爱、慈悲和希望。

正如傅莱叶所愿,他的思想工作根据政治、学术思想与社会运动的改变,而持续地被重新改造与重新澄清。从理想上来看,他曾声明说,“新形式的主体性和新的解放性实践策略”从全球性被压迫者社群中冒起,创造“将会引向新政治文化形式和激进民主结构的斗争”

在 全球化的年代,他写道:“解放的叙述不能忽视他们根源的文化特殊性,但是他们也不能放弃在全球基础上协调的机会。”只要争取更具人性教育实践的斗争,获取 对权力和压迫建构更深入洞察,推动人民创造他们自身的特性和现实的斗争,还存在着,傅莱叶的实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行动上,将会挑战着每一个人, 走向个体和社会的解放。

******************

“解放的教育包含的是认知的行动,不是信息的转移。”
- 傅莱叶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关于解放的教学法

被 压迫一群的解放,是人的解放,不是物的解放。对于傅莱叶来说,人的天生存在,就必须是成为改变世界的主体。当人通过行动来改造世界的时候,内容更丰富的可 能性将会得以产生,而个人活群体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富裕。“世界”在他那儿,不是静态和封闭的实体,人们必须接受与适应的固有现实;相反的,世界,是一个 人们必须管理与解决的问题,世界是人类用来创造历史的材料。创造历史,是人们为了终结不人道现实,及勇于开拓新事物的使命。

在实际教学经 验的基础上,傅莱叶坚信,每一个人,无论是多么的“愚昧”,或是沉沦在“沉默文化”中,他(她)仍然是有可能在与他人的接触对话中批判地观审世界。只要他 (她)在接触过程中拥有适当的工具,他将会渐渐地掌握自己的个性及社会的现实和矛盾,成为一个理解现实与懂得批判的觉醒者。在这个过程中,长久以来传统的 师生关系,及家长式的教育将得以被超越。相较从外边引进的“老师”,一名农民跟他(她)的左邻右里间的共同学习过程将显得更有效,“人通过世界的中介互相 学习”。

教育是一个对话的过程,绝对不能在唱独角戏的情况下进行。这世上是没有所谓中立的教育过程,教育不是被用来作为方便年青一代融入 现有逻辑系统的工具,一种压迫的手段;就是解放的途径,人们批判地与创意地面对现实,且参与在改造世界过程的方法。推动社会解放的教育方法的发展,势必为 社会带来对抗与冲突,压迫着与被压迫者的冲突;但是却也将为新人类的诞生播下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并昭示着人类历史的新开端。对于那些坚信这个历史使命,并 在寻觅着概念和实验工具的人来说,傅莱叶的思想也许可以为我们带来些许启迪与贡献。

压迫者与被压迫着的矛盾和解放

人性化(humanization)与非人化(dehumanization)在历史的角度上,是人作为不完美生物体,且又觉悟到其不完美,而引申出来的可能性。对人性化问题的关注,就是确认了非人化并不是一个存在可能,而是一个历史的现实。

被视为人类纯洁使命的人性化努力,经常就是被社会上压迫者的不公正、剥削、压迫与暴力所掩盖及否定。因而,被压迫的一群总是在历史的高度上呼唤着自由与正义,把他们的生命付诸于挽回人性的斗争。

非 人化并不只是发生在那些被掠夺了人性的人们身上,同时也根生在掠夺者身上,一个拐离人之所以成为人的过程。如果把这个拐离视为历史的必然,将会形成悲观的 错误想法,而人类一直以来为了争取自由正义、解放劳动群众、反抗异化的斗争,也将会付诸东流。正因为有了非人化,斗争才会发生;虽然非人化是个无可否认的 历史事实,但它不是一个定数,而是因社会体制不平等所造成的压迫者的暴戾,并把被压迫者非人化。

正因为社会现实的不平等,被压迫者行动起来对抗压迫他们的统治者。如果要这个斗争有意义的话,当被压迫者夺回他们的人性的时候,不应是成为压迫从前压迫者的人,而是重新夺回双方的人性。真正的解放,并不只是被压迫者的解放,而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双双解放。

“害 怕自由”的心理总会蒙蔽着被压迫者的良知,这种惧怕导致他们一心向成为压迫者,或是继续把他们禁锢在被压迫者的囚牢里。当傅莱叶深入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乾 坤是,发现了压迫者跟被压迫者之间联系的其中一个特性就是“药方”(prescription)。每一个药方,代表着一个人强加在他人身上的选择,改变被 施药者的意识,以使他(她)接受或跟从开方者的意识。因此,被压迫者的举止,是被药方指定的举止,它是遵从压迫者所给予的任何指示。被压迫者在欣赏压迫者 的形象,及接受压迫者开出的指示后,变得对自由产生惧怕的心理。自由,是需要他们去拒斥既有的形象,并以自治和责任取代之。自由,是必须持续地去追求,而 且背负着责任。自由,不是人类能力范围以外的妄想,也不是神话式的理念;自由,是达到人性完美的必要条件。


教育的“银行”概念作为压迫的手段

傅 莱叶在书中的第二章,进一步论述了老师—学生间的说教关系,这种说教式的关系,导致学问变得那么的僵化且毫无生命力。老师向学生叙述的现实,就好象是现实 是静止的,间断的,且可以预知的;不然,就是向学生解释着与他们存在经验完全抽离的话题。一般上,老师的责任变成只是在用他的叙述内容来填满学生脑袋,而 这些内容却是脱离现实的。语词,从它们的具体现实中抽离出来,变得空洞、疏离且冗长无意义。叙述(老师作为叙述者),使学生只会机械化地记住叙述内容,更 糟的是,是学生变成让老师来填满的“容器”。谁能够更完整地填满这些容器,谁就是好老师。那个容器更能让自身被填满,那就是个好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变成一种存款(deposit)的举动――学生作为存放处(depository),而老师作为存款人(depositor)。师生不是在沟通,而是老师发出公报并存入款项,学生则有耐性地接受、死记、重复背诵。这就是教育中的“银行”概念。

在 教育的“银行”概念中,知识,是那些认为自己是有学识的人,赐予那些被认为是无知的人的礼物。向他人身上展示绝对的无知,是压迫思想的一个特征,否定了教 育和知识,作为质询的过程。在“银行”概念下,老师通过认为学生的无知是绝对的,来确定其本身的存在;学生,如奴隶般地被异化,接受它们的无知来合理化老 师的存在,但是,与奴隶不同的是,它们永远不会洞察到他们在教育着他们的老师。

毫不出奇的,教育的银行概念把人视为可以改造和易于管理的 物体。当学生愈勤于输入付托给他们的存款,他们就愈无法在他们自身当中发展出批判意识(critical consciousness);当学生愈加接受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被动角色,他们就愈加能够接受既有的世界,不寄予任何改变的希望,且全盘接受存入他们脑袋 中关于现实的支离破碎的观点。

银行教育从一开始就错误地把人视为物体,因此,这将不会促进一个“有机的”人(bilophily)的发 展,却会生产出“恋尸狂”。压迫――过度的控制,是恋尸狂的特性,它被对死亡的爱滋养着,而不是对生命的爱。教育的银行概念,作为压迫制度的代言人,也是 恋尸狂的。通过机械化的,静态的,空间化的对于意识的观点,银行教育把学生转化成接收的物体,意图控制人的思想和行动,引导人去适应世界,并且抑制人们的 创造力。


解放的教育

一个真正相信解放的人,必须完全拒绝教育的银行概念,同 时采纳这样一个概念,即人作为有意识的人,而意识是指向世界的意识。因而,我们必须唾弃进行存款的教育目标,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人们在与世界关系中的 问题。“展示问题”教育(“problem-posing” education)就是对意识本质的回应,拒绝公报(communiqué),包含沟通交流。

解放的教育,存在于认知的行动中,不是信 息的转送中。展示问题教育首先就是要解决老师――学生的矛盾。展示问题教育,砸破银行教育的垂直模式特征,只有在解决了老师――学生的矛盾,方能实现其作 为自由实践的功能。通过对话(dialogue),学生的老师(teacher-of-the-student)与老师的学生(student-of- the-teacher)不复存在,而一个新的名词随之诞生:老师-学生跟学生-老师。老师,不再是教导的那个人,但是他(她)本身跟学生在对话中被教 导,而学生在被教导的当儿也在教导着。他们一齐在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负起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权威”的论述将失去效用。在这儿,没有一人在教导他 人,也没有一个人在自己学习。人们互相教导,以世界作为媒介。

展示问题教学法,不会将老师-学生的活动二分化:他(她)不是在某个时候处 于“认知”状态,而另一个时候处于“叙述”状态。他(她)是经常“认知”的,无论是在准备着一项计划,或是参与在跟学生的对话中。他(她)不会把可认知物 体(cognizable object)视为他(她)的私有财物,而是作为他(她)与学生的反思物体(object of reflection)。


识字与认识世界

傅 莱叶提出的教学法,是一种辩证的教学法,一种对话式的教学法。对话(dialogic),作为自由的实践,是教育的本质。首先,教学者(或叫协调者 -coordinator)必须与学生的生活打成一片,为的就是仔细研究、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傅莱叶称这过程为“主题研究”(Thematic investigation)。

然后,就是“符码化”(codification)。在这期间,教育者与学生一起用图象方式,把具体生活 中主要现象表现出来。接着,学生被鼓励察看图象;他们不只把图象看成是自己平日生活世界的呈现,图象也是个人的问题,然后是大家因一些重要原因而共有的问 题的呈现。于是,在符码化引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关的字眼,也随之一个个出现在学生的画作,而一个新的现实也在创造中展现。

在解码的过程中,协调者不只是聆听,也必须挑战学生,从符码化的存在状况和他们本身的问题中展示出问题。由于这种教学法的催化力量,主题研究圈的参与者,将关于他们、世界及其它事物的情感与意见具体化。最后,学生们将用新获得的识字能力,进行社会改变的计划。


对话式的教育

反对话(antidialogic)与对话(dialogic)形成了文化行动的对立理论,前者被用作压迫的工具,而后者则是解放的武器。

反 对话式行动,包括了征服(conquest)、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操纵(manipulation)及文化侵略(cultural invasion)。与此对应的,是一种解放的文化行动,那就是对话式行动,包括了合作(cooperation)、为解放而团结(unity for liberation)、组织(organization)及文化合成(cultural synthesis)。


真正的革命                人性的解放

为 了达到批判意识,人们必须是“本身劳动的拥有者”(owner of one’s own labour)。劳动“组成了人类的一部分”,而“一个人不能被贩卖,或是把自己售卖出去”。因此,我们必须超越辩解式解决方案的谎言,我们必须参与在真 实的转化现实过程中,把现实人性化,把人给人性化。

在反对话式的行动理论中,文化侵略是操纵的目标,操纵是征服的目标,征服是支配的目标。但是与此对应着的,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对话式的行动理论,文化合成是组织的目标;组织是解放的目标。

傅莱叶的著作《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为我们展现了一套可行的革命方法。压迫者为了压迫,需要一套压迫行动的理论;同样的,被压迫者,为了获得自由,就必须有一套解放行动的理论。《被压迫者的教育学》正是提出了这样的一套理论。

压 迫者在人民的缺席下,精心制定了他的行动理论,以让他去对付人民。而人民,倘若他们在被压服与被压迫的情况下,仍然把压迫者的形象内在化,那他们将难以建 立属于人民的解放行动理论。只有在人民与革命领袖的遭遇中,在他们的交流中,在他们的实践中,方能建立解放的行动理论。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为我们绘出一个将人们从愚昧中解放出来的可能图景,向我们展示了一套激进的教育方法。教育不再是体制驯服人民的暴力机器,而是人民改变自身命运的革命行动。

仅以此书献给所有执着于追求改变、解放及意欲寻回人性的人们。


参考文献:

1. Paulo Freire,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Penguin Education, 1972, Great Britain.
2. Paulo Freire, Pedagogi Kaum Tertindas, Forum Publications, 1970, Petaling Jaya. (Terjemahan Wan Abdul Manan Wan Muda & Haris Md. Jadi)
3.舒诗伟《拉美地志,魔幻行脚――解放军. 古柯碱.社区总体营造》
4. http://www.unomaha.edu/~pto/paulo.ht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