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6日星期四

少年3.1415926535897932…奇幻漂流版梅杜萨之筏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2012/12/6

Π(Pi),希腊字母中的第16个字母(中文音译为“派”,相等拉丁字母中的P),也是数学中表示圆周率的常数(近似值为3.141592654),也是台湾导演李安执导之最新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中主人公的名字。

电影一开头就以层次鲜明的艳丽色彩画面示人,好像在告诉观众这是彻头彻尾就是为了3D而3D的电影,只是笔者还是只看了2D版的。

电 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改编自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Yann Martel)于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这部电影是导演李安用奇幻的手法去表现自己跨越宗教信仰的搜神历程,不再“卧虎藏龙”,也不“色戒”,又不 “断背”,只有3D特效的天马行空唯美画面去堆砌出一部既挪亚方舟又梅杜萨之筏的“奇幻”电影。当然,少不了雄厚资金(1.2亿美元哦!)的支持下去把这 梦想成真。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影 片前段Pi去教堂偷圣水喝时被神父发现,神父说:“你一定是‘口渴’。”(You must be Thirsty)。那只后来在救生艇上伴随Pi的孟加拉虎的名字原本不叫“理查德.帕克”(Richard Parker),而是叫“口渴”(Thirsty),理查德.帕克是在阴差阳错下调换了的名字。这是导演为没有看过原著故事的观众所提供的故事“线索”之 一吧。

导演似乎深怕过于陶醉在绚丽画面堆砌出来的奇幻情景之观众太过愚蠢,最后还要刻意安排记者说出斑马是快乐的佛教徒、鬣狗是厨师、人猿是Pi的母亲、老虎“理查德.帕克”就是Pi自己的“猜测”,会不会画蛇添足了点?

“理 查德.帕克”其实大有来头。这个名字因为出现在好些个关于沉船海难的真实与虚构故事中,结果《少年Pi的奇幻漂流》原著作者马特尔也拿来用作给那只救生艇 上的孟加拉虎取名。美国作家爱伦.坡(Edgar Allan Poe)于1838年出版的小说《南塔克特亚瑟•戈登•皮姆的故事》(The Narrative of Arthur Gordon Pym of Nantucket)中,理查德.帕克是捕鲸船“虎鲸号”(Grampus)上的叛变水手,当捕鲸船因风暴而翻覆后,在理查德.帕克的建议下,理查德.帕 克跟另外三名生还者抽签决定其中一人牺牲自己去维持他人的性命,结果理查德.帕克被抽中,成为其他三人果腹充饥的食物。一艘名为“弗朗西斯.斯佩特号”的 船只于1846年在海上沉没,其中一名罹难者的名字是理查德.帕克,这宗沉船事件并没有发生人吃人事件。不过更早些年于1835年的时候,一艘也叫做“弗 朗西斯.斯佩特号”的船只沉没,生还者当中有靠吃人活命的。

1884年一艘叫做“木犀草号”(Mignonette)的游艇在离开好望角 西北2600公里处的海域上沉没,四名生还者坐上了救生艇在茫茫大海中漂流。救生艇上的三名成年船员将饮用了海水而身体虚弱的17岁船员杀死,分食了他的 肉,三人因此得以维持生命并且获救。后来其中两人被起诉,成为后来著名的且极具争议的“女王诉杜德利与史蒂芬案”(R v Dudley and Stephens)。那个不幸被吃掉的孤儿,名字就叫理查德.帕克。沉船、海上求生、人吃人……《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用了一种含蓄唯美的手法去记述这个 冷酷残暴的血淋淋事实。只不过在这对人性、信仰所进行的文艺影像拷问中,理查德.帕克不再被人吃掉,而是在完全没有任何告别下投奔森林去了……

当 Pi的父亲跟Pi说:“我宁可你信仰我不认同的东西,也不要盲目地接受。首先是要理性地思考。”,Pi的母亲则说:“科学让我们认识外在的事物,却没有关 照自己的内心。”Pi的父亲仿佛就是科学和理性的代表,理性压倒一切;而Pi的母亲则象是代表着宗教信仰和感性,认为需要信仰去解决心灵的问题,两者看似 对立。只不过,心灵和所谓外部的物质世界,是辩证统一的事物,人不是抽离在真实世界以外的东西,而把外部物质世界抽离出来的心灵,用再华丽的荧幕画面都不 可能填补其实质的虚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说起宗教信仰,还是不禁又要引用下这句:“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宗 教作为鸦片,的确是有着治疗心灵创伤或对无情残酷世界所造成痛苦起着麻醉作用,就象电影中Pi寻找心灵归宿的“奇幻之旅”那样,治疗着Pi因丧失亲人、目 睹死亡、见证残暴所造成的心灵创伤。只不过,使用过量的鸦片,就可能非但没有根治伤痛,最后却让人坠入沉醉在幻觉的毒瘾之中。

很久以前, 宗教是人们逃避现实世界残酷无情的避难所,当愈来愈多人躲在这里时,它变成了一座监狱。同样的,曾几何时电影也成了人们为了躲避残酷无情世界而寻找精神慰 藉的避风港。一旦沉溺在这种自我慰藉当中,很容易误以为自己已经为现世的颠三倒四找到了精神上的救赎,事实上却将自己囚禁在虚幻的思想监狱当中,外头的世 界继续因而无情残酷下去……

李安在探寻自己的神、信念、信仰的时候,为自己疗伤(希望不是走火入魔的沉醉)又“救赎”之际,也尝试要为世 界上主要的宗教寻找和解的切合点,这点用意还挺有意思。只不过,宗教之间的矛盾冲突,除了在教义、神、彼岸的诠释上有所差异而纷纷扰扰,很多时候涉及到的 还是此岸、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利益矛盾。

再“真善美”的心灵构想,没有回到“丑陋”、“低俗”的现世社会去直面残酷的真实,顶多只是逃避现实,或是躲在奇幻美妙的幻想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慰藉。

都怪笔者自己不够“真善美”,就象不会欣赏大报名笔的矫揉造作文章那样,也不会欣赏大导演的影片,看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后还是总觉得缺了些什么的。也只能写出这么一篇不“真善美”的观后感了。

互联网上有不少剧情分析和影评文章,有的还很牛逼,笔者在这里再乱扯一通写更多也可能只是拾人牙慧。大家自己去网上搜来看看吧。

注释:

梅 杜萨之筏(Le Radeau de la Méduse):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画家杰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于1818-19年所创作的画作。这副画作描绘着法国战舰梅杜萨(Méduse)沉没后,逃生木筏上的情景。这件发生于1816年的 沉船事件,至少有147名生还者挤在临时建造的木筏上漂流,经过13天后,只剩下15人,他们期间经历了饥饿、脱水、发狂,甚至是食人的炼狱式苦难。杰利 柯借这副画讽刺当时的法国波旁复辟王朝,也同时打响了自己的名堂。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