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民抗争事迹编年简史(二)(2012更新版。未完成)
延续自
世界人民抗争事迹编年简史(一)
1848年
欧洲革命浪潮
西西里独立革命
- 1
月12日,西西里(Sicily)爆发以帕勒莫(Palermo)为中心的起义,反抗两西西里王国(Regno delle Due
Sicilie)的波旁国王统治,是西西里人民争取独立的一场革命。这是1800-1849年间发生在西西里岛的四场反波旁王朝革命的最后一场,建立了一
个维持16个月的独立国家。
法国革命
- 2月22日,巴黎爆发人民起义,反对失政的奥尔良
王朝,要求推行改革。2月23日,奉命恢复秩序的国民卫队拒绝执行命令,反而投向革命的群众。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1830-1848)路易菲利浦国
王的统治,建立了短命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这场革命将法国的封建王朝势力正式埋葬。革命确立了“工作权”(droit au
travail)的原则,新政府为失业者设立“国民作业场”(Ateliers
Nationaux)。自由派与激进共和派和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巴黎工人所发动的六月起义。六月起义遭到血腥镇压,1500被杀害,15000
名政扣者被遣送往阿尔及利亚。
德国三月革命
- 2
月29日,慕尼黑爆发起义,大学生、工人和市民联合占领军械库,要求巴伐利亚(Bavaria)国王路德维希一世(Ludwig
I)下台。3月18日,普鲁士的柏林爆发革命,中产阶级与工农阶级要求实行出版自由、召开联合会议、组织人民自卫团,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
(Friedrich Wilhelm IV von
Preußen)被迫同意部分的人民诉求,但人民并不罢休。3月20日,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在群众抗议浪潮下被迫退位,新成立的中产阶级自由派政府
(史称“三月内阁”)却向旧王权让步。柏林起义于3月22日取得胜利,柏林自由派于3月29日成立内阁。腓特烈•威廉四世召开一个立宪会议,宣称希望成立
一个联邦制的德意志帝国,帝国将有一个民选的议会,而国民也将拥有言论和出版自由。3月底,约5千名决意实行民主、自由和平等的人士齐集于法兰克福,并于
5月召开德国首个通过自由选举产生的议会—法兰克福国民议会(1848年5月18日至1849年4月21日)。在萨克森王国(Königreich
Sachsen),人民于5月3日走上首府德累斯顿(Dresden)街头,要求国王进行议会改革,爆发德累斯顿五月起义。三月革命主要发生在德意志邦国
西部和南部,主要为争取统一德意志民族、武装人民、立宪、议会选举、出版自由和集会自由。革命在普奥军队的镇压下失败。
奥地利革命
- 从
1848年3月至1849年7月,哈布斯堡奥地利帝国爆发一连串的革命运动,无论是在奥地利本土还是其占领地区。3月13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爆发要求首
相梅特涅辞职的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民主改革。梅特涅辞职逃亡,皇帝承诺改革
,颁布帝国宪法。5月15日,维也纳人民再次起义,迫使奥皇逃亡至因斯勃鲁克(Innsbruck)。奥皇于7月同意召开立宪会议。
匈牙利革命
- 3
月15日,隔河相望的佩斯(Pest)和布达(Buda)爆发反对奥地利专制统治的群众抗议,迫使帝国政府接受所有的诉求。其它地区也相继爆发起义,匈牙
利改良派得以宣布匈牙利在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
下进行自治。这场原本要求哈布斯堡王朝进行政治改革的运动,后来演变为争取匈牙利独立的战争。革命于1849年8月遭到俄奥联军镇压。
意大利邦国革命
- 西
西里革命点燃了意大利半岛人民的民族主义并纷纷争取自由。2月与3月间,那不勒斯、都斯加尼、皮蒙德颁布宪法。3月18日,米兰和热那亚也爆发革命,迫使
奥地利军队撤出那里。威尼斯也爆发起义,共和主义者恢复了威尼斯共和国,迫退奥地利军队。伦巴底、帕尔玛、都斯尼加、摩德纳也出现起义。3月24日,萨丁
尼亚—皮埃蒙特王国在国王卡洛•阿尔贝托(Carlo
Alberto)领导下联合伦巴底向奥地利帝国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卡洛•阿尔贝托在缺乏盟友及支持很有限的情况下于7月24
日战败。共和主义者则在罗马发动革命,起义者在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和朱塞佩.加里波底(Giuseppe
Garibaldi)领导下于11月攻入罗马城,迫使教宗出走。共和主义者于1849年2月成立罗马共和国。法国于1849年4月出兵罗马,于1849年
6月攻克罗马并推翻罗马共和国,教宗庇护九世在法军保护下复辟。威尼斯共和国也于1849年被意大利派军镇压。革命失败后,奥地利帝国势力继续支配着分裂
的意大利诸邦国。
大波兰起义(Greater Poland Uprising)
- 也被称作波兹南起义(Poznań Uprising)。1848年3月20日,波兹南爆发人民起义,要求自治,并成立波兰国民委员会。后来,爆发波兹南公国内波兰人反抗普鲁士军队的武装斗争。
丹麦革命
- 温
和改革派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八世(Christian
VIII)于1848年1月逝世,当时该国农民和自由派的反对声浪正在高涨。反对君主专制、要求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民族主义自由派率众于3月21日游行至哥
本哈根的克里斯蒂安堡宫(Christiansborg)。新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Frederick VII
)被迫同意自由派的诉求,成立一个包括民族自由党领袖的新内阁。丹麦的民族主义自由派运动主张废除君主专制但维持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王接受新宪
法,同意跟一个实行两院制的国会分享权力。自由派宪法没包括丹麦南部的石勒苏益格(Schleswig),衍生了复杂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Schleswig-Holstein
Question)。属于丹麦王国一部分但维持独立公国地位的石勒苏益格,居住了丹麦人和德国人。由于泛日耳曼主义思潮的影响,石勒苏益格的德国人发动武
装起义反对丹麦民族主义自由派政府宣布将石勒苏益格公国并入丹麦的新政策,德国派军支援,爆发第一次石勒苏益格(1848-1851年),最后丹麦取胜。
波希米亚革命
- 1848年3月,捷克民族主义者在布拉格开会,要求实行委任内阁,承认捷克语和德语之间的平等地位。布拉格市民于1848年6月12日发动革命,反抗奥地利帝国的统治。在奥地利军队的镇压下,6月17日革命失败。
摩尔达维亚革命
- 在一群青年知识分子的领导下,1848年4月在摩尔达维亚公国(Moldavia)爆发了一场罗马尼亚自由派和浪漫民族主义的革命,以推翻俄帝国的统治。这场革命很快就被俄国镇压下去。
瓦拉奇革命
- 在跟摩尔达维亚革命有着密切联系下,瓦拉奇公国(Wallachia)的青年知识分子和民兵军官,于1848年6月发动起义,推翻俄帝国控制的政权,以一个临时政府取代,通过一系列的进步改革。很多起义领袖要求废除绅士(boyar)特权,有者也提出土地改革。
青年爱尔兰人起义
- 在爱尔兰大饥荒(1845-1852年)期间,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组织“青年爱尔兰”(YoungIreland),于1848年7月29日在蒂珀雷里郡(Tipperary)发动起义,遭到警察暴力镇压。
锡兰马塔雷起义
- 马塔雷起义(Matale Rebellion),是锡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政府的斗争。这是一场农民起义,标志着反殖民斗争从封建形式过渡到现代独立抗争。
巴西“佩雷拉”起义
- 巴
西东部伯南布哥(Pernambuco)的自由党激进派“佩雷拉”(Praieira)于1848年11月7日发动反对贵族政权的起义,造反迅速扩散到整
个伯南布哥地区。起义者发表“给世界的宣言”,要求自由普选权、出版自由、联邦制以及终结“斡旋力量”(Poder
Moderador,巴西1824年宪法上定下的皇帝在行政、立法和司法之上的特权)。在只有2500名战士的情况下,这场运动很快就被政府军队镇压下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