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革命百年祭
社会主义革命未竟之路
一、 前言
1. 2017年,标志着1917年俄国革命一百周年。
2. 百年前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最重大且非常关键的历史事件。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是继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人类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社会革命。
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
2017年10月10日星期二
俄国革命百周年:未完成的社会解放过程
稿于2017年10月4日
(刊载于《当今大马》2017/10/4《星星之火》专栏)
“历史者,普遍心理表现之纪录也。故有权威之历史,足以震荡亿兆人之心,而惟能写出亿兆人之心之历史,始有震荡亿兆人心之权威。盖人间之生活,莫不于此永远实在之大机轴中息息相关。一人之未来,与人间全体之未来相照应,一事之朕兆,与世界全局之朕兆有关联。法兰西之革命,非独法兰西人心变动之表征,实十九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表征。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一百年前,1917年11月7日(当时俄罗斯使用的旧历是10月25日),当时俄罗斯首都彼得格勒(即圣彼得堡 )已几乎由当年3月开始底层劳动人民组织起来的直接民主政体——彼得格勒苏维埃——所控制。激进的革命党人——布尔什维克——发动起义,推翻了由克伦斯基领导、拒绝让俄国退出一战的临时政府。武装起来的工人和造反的士兵,于当天晚上包围临时政府所在的冬宫,几乎兵不血刃地完全夺得当时俄国首都的政权。
同一天,第二次全俄苏维埃大会也在彼得格勒召开,来自俄国各地 318个苏维埃的649名代表参与了会议,代表当中有390名布尔什维克成员、100名左翼社会革命党人、60名其他派别的社会革命党人、72名孟什维克成员、14名国际主义孟什维克主义者,及13名其他党派人士。孟什维克和右翼社会革命党人因不满布尔什维克发动起义向临时政府夺权而离席抗议。全俄苏维埃大会于1917年11月 8日凌晨三时发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成功从临时政府手上夺得政权,并提出“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全俄苏维埃大会颁布《和平法令》,呼吁参与一战的各国政府及人民开始和平谈判; 大会也颁布《土地法令》,废除土地私有制。新的革命政府也因此诞生,而俄罗斯甚至全世界的历史也从此改写了。
(刊载于《当今大马》2017/10/4《星星之火》专栏)
“历史者,普遍心理表现之纪录也。故有权威之历史,足以震荡亿兆人之心,而惟能写出亿兆人之心之历史,始有震荡亿兆人心之权威。盖人间之生活,莫不于此永远实在之大机轴中息息相关。一人之未来,与人间全体之未来相照应,一事之朕兆,与世界全局之朕兆有关联。法兰西之革命,非独法兰西人心变动之表征,实十九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表征。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一百年前,1917年11月7日(当时俄罗斯使用的旧历是10月25日),当时俄罗斯首都彼得格勒(即圣彼得堡 )已几乎由当年3月开始底层劳动人民组织起来的直接民主政体——彼得格勒苏维埃——所控制。激进的革命党人——布尔什维克——发动起义,推翻了由克伦斯基领导、拒绝让俄国退出一战的临时政府。武装起来的工人和造反的士兵,于当天晚上包围临时政府所在的冬宫,几乎兵不血刃地完全夺得当时俄国首都的政权。
同一天,第二次全俄苏维埃大会也在彼得格勒召开,来自俄国各地 318个苏维埃的649名代表参与了会议,代表当中有390名布尔什维克成员、100名左翼社会革命党人、60名其他派别的社会革命党人、72名孟什维克成员、14名国际主义孟什维克主义者,及13名其他党派人士。孟什维克和右翼社会革命党人因不满布尔什维克发动起义向临时政府夺权而离席抗议。全俄苏维埃大会于1917年11月 8日凌晨三时发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成功从临时政府手上夺得政权,并提出“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全俄苏维埃大会颁布《和平法令》,呼吁参与一战的各国政府及人民开始和平谈判; 大会也颁布《土地法令》,废除土地私有制。新的革命政府也因此诞生,而俄罗斯甚至全世界的历史也从此改写了。
2014年2月26日星期三
简述乌克兰历史
2013 年 11月爆发的乌克兰掀起示威浪潮,于2014年2月掀起高潮,首都基辅被示威者控制。被视为“亲俄派”的总统亚努科维奇跟“亲欧派”政党领袖达成“停战” 协议后逃离首都,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多个国会议员变节,在国会上通过议案罢免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国会议长图奇诺夫出任临时总统,提早于2014年 5月举行大选。临时政府也向亚努科维奇发出逮捕令。国会也通过修改刑事法释放被监禁的亲欧派政治领袖季莫申科,季莫申科扬言会竞选总统。南部克里米亚亲俄 派动员集会,要求俄罗斯保护克里米亚,甚至扬言要独立。
这里就介绍一下乌克兰经常处于大国政治角力周旋下的历史,尝试从宏观的历史视野的缝隙中窥探当前乌克兰政局的脉络。
2014年2月20日星期四
乌克兰到底怎么一回事?革命还是……?
2014/2/20
(2014/2/23更新信息:亚努科维奇于2014年2月21日跟反对派签署“停战”协议后不久就逃离基辅并匿藏起来,执政党地区党议员纷纷变节,乌克兰国会投票表决罢免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恢复2004年宪法,并通过修改刑事法允许释放季莫申科。乌克兰的政治局势仍未明朗。)
天寒地冻乌克兰的街头烽烟再起……
2014 年2月18日,乌克兰首府基辅2万名反政府示威者游行前往乌克兰国会,并跟警方爆发激烈冲突。警方用真枪实弹、橡胶子弹、催泪弹及闪光弹攻击示威者。至少 26人在冲突中丧生,当中包括10名警员,上千人受伤。这是自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爆发声势浩大反政府示威浪潮以来最血腥的一天。警方还对在基辅 独立广场(Maidan Nezalezhnosti)上的示威者营地进行清场。基辅独立广场上的示威群众跟警方僵持对峙。
乌克兰民众于 2013年11月21日当政府中止跟欧盟谈判联合协议时走上街头抗议,并占据了基辅独立广场。当警方于2013年11月30日使用暴力对占领基辅独立广场 的示威者进行清偿,激起了更多人加入示威抗议行列,要求跟欧盟签署联合协议的诉求已经不是终点,示威运动提出总统辞职及解散政府提早大选的诉求。乌克兰总 理米克拉.阿扎罗夫(Mykola Azarov)于2014年1月28日辞职,但无法平息示威。
乌克兰正面对自2004年“橙色革命” 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在乌克兰首府基辅及多个城市,尤其是西部地区,反政府示威者占据政府部门和市政建筑。在东部地区,也就是乌克兰总统维克多.亚努科 维奇(Viktor Yanukovych)支持者的根据地,地方政府将它们自己的办事处封锁起来阻止示威者侵占。示威者筑起街垒跟警方展开对抗。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