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星期二
2019年9月21日星期六
专访:香港抗争运动何去何从?
过去数个月来,香港爆发了规模浩大的群众抗争浪潮,引起全球瞩目。《社会主义报》尝试访问当地的社运人士,希望让大家可以从主流媒体以外的视角窥探香港的这场政治危机及群众抗争。
《社》:《社会主义报》
区:区龙宇,香港左翼作家,他最近期的著作是《强国危机: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兴衰》,先后有英文、法文、日文和中文版。
2019年9月11日星期三
专访:香港人民抗争运动
“一切革命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急剧转变。这种转变如果没有成熟,便不能发生真正的革命。每一个人生活上的任何转变,都会使他学到许多东西,使他体验和感受许多东西,革命也是一样,它能使全体人民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内容最宝贵的教训。
在革命时期千百万人民一个星期内学到的东西,比他们平常在一年糊涂生活中所学到的还要多。因为当全体人民的生活发生急剧转变时,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出在人民中间什么阶级抱有什么目的,他们拥有多大的力量,他们采用什么手段进行活动。”——列宁《革命的教训》(1917年7月)
过去数个月来,我们见证了在香港掀起的群众抗争浪潮。这场抗争运动以香港政府提出的《逃犯条例》修订为导火线,并且因严重的警察暴力而进一步升级。香港的形势已经演变成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起义,香港人民以各种形式抗争,从相对和平游行示威、连侬墙、罢课罢市,到较为激进的手段,如围堵警局、瘫痪交通及“黑群”战术。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于2019年9月4日宣布正式撤回倍受争议的《逃犯条例》,但是并无法平息示威浪潮,因为香港政府仍然拒绝答应“五大诉求”中的另外4项诉求,那就是成立追究警察滥权暴力的独立调查委员会、释放示威者并撤消控罪、撤回“暴动”定性,以及落实立法会与特首双普选。
《社会主义报》专访了参与在这场运动中的其中一位香港社运人士——刀,让大家窥探香港最近这场政治危机及群众起义在主流媒体以外的另一面。
2019年6月15日星期六
2016年9月7日星期三
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新兴政治力量崛起
2016/9/7
香港于2016年9月4日举行第六届立法会选举,建制派跟泛民主派在立法会内分庭抗礼的局面被新兴政治势力打破,是近年中港矛盾纠缠不清加上两年前雨伞运动前后香港政局出现剧变的结果。
这次香港立法会选举的投票率达到58.28%,投票人数多达2,202,283人,创下历史新高,反映着香港人民在近年日益升温激化之政治氛围下的求变决心。
2015年2月22日星期日
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
雨伞运动:遮雨挡风,年少有梦
香港的1905?
1905年1月22日星期天,被东正教会派到彼得堡担任神职人员的加邦神父(Georgiy Gapon),率领3万多名工人聚集在彼得堡的冬宫广场外举行和平示威,准备向沙皇尼古拉二世递交请愿书, 以表达底层人民的诉求。当时示威群众所提出的诉求包括: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让工人享有合理的工资、将工作时间减少至每天八小时,还有要求终结日俄战争, 并落实普选仍人民可以选举民意代表。彼得堡工人手拿圣像、举着沙皇图像、唱着圣诗和爱国歌曲,以最和平的方式去表达他们的诉求,却遭到沙皇军队的血腥镇 压,造成上千人丧命。“血腥星期日”事件引爆了1905年革命。尽管1905年革命后来以失败告终,但是于革命过程中“昙花一现”的工人议会—“苏维 埃”,培育了一代思想激进的革命骨干,成了后来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的政治基石。
2014年9月29日星期一
香港:公民抗命与民主自决的时代来临
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
[剪影] 打不死六艺展
在成就资本财团盈利步步高升的经济发展下,很多的民间传统手艺因“过时”(实际上是无利可图)而日益消失。
我在香港时,到了土瓜湾的牛棚艺术村打了个转,参观了这个“打不死六艺展”。这个展览展出了透过一系列跟中学和大专合作的民间学堂工作坊创作出来的作品,为日渐式微的民间手艺,注入了年青人向往未来的热情、创意与希望。
火龙扎作、纸扎、花牌、木工、大头佛和打白铁,六种传统手艺在“城市发展”的洪流中展现出“打不死”的精神。传统手艺加上创意,悠悠薪火得以相传。
《打不死六艺展》从2013年7月20日开始,至2013年8月20日,在土瓜湾马头角道63号牛棚艺术村N12展场举行,开放时间是星期一至五:下午2-6时,星期六和日:上午11时至下午6时,星期一休息。入场免费。
2013年8月8日星期四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2013年8月4日星期日
2013年7月22日星期一
[剪影]衙前围村的天空下
[剪影]古洞的天空下
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
2013年7月12日星期五
[剪影]香港的天空下。2013年7月(之一)
2013年7月9日星期二
[剪影]七一。风雨不改。路在何方?
2003 年7月1日,香港“回归”6周年之际,50万人上街表达对中共和香港政府的不满。从此以后,“七一”除了是香港统治集团的官方节庆,也是香港普罗人民表达 强烈不满的“抗议嘉年华会”。十年后,尽管挂起三号风球及大雨倾盆而下,却无阻至少40万香港人民“例行公事”,用双脚踏在湿漉漉的街上继续十年前开始的 旅程,尽管前途看似茫茫,热情不曾减退。
香港自“回归”中国以来,一直都没落实特首和立法会双普选,争取民主的运动波折重重。七一游行的 人数,是香港人民对当权者与现况不满的指标。十年前,反对《二十三条》恶法及呼吁董建华下台的声浪响彻云霄;十年后,在金融霸权压榨及中共腐蚀民主的双重 夹击下奄奄一息的香港人民,声嘶力竭高呼“梁振英”下台。有人视2013年的七一游行为第二次“占领中环”争取民主的“预演”。七一游行已经进入十周年, 双普选仍未实现,民主渐行渐远,金融霸权继续支配着香港的没一寸空间,这是一个威力不小的压力锅。香港民主路如何走下去,仍然危机四伏且困扰重重。
这里是七一当天的一些剪影......
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香港:葵涌货柜码头工人罢工抗争
2012年9月8日星期六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