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民族解放”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民族解放”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9年5月4日星期六

五四运动百周年祭




这个新纪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我们应该趁着这一线的光明,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作出一点有益人类工作。这点工作,就是贺新纪元的纪念”——李大钊《新纪元》,刊登于191915日《每周评论》第3

一百年前,191954日,中国北京爆发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反霸权、反帝国主义运动,并成为席卷全中国的群众运动,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写下绚丽的篇章,影响了接下来一个世纪的历史。五四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多国掀起社会革命浪潮的一部分。

2017年10月31日星期二

俄国革命百周年系列(二十一):未完成的社会解放事业(完结篇)


《俄国革命百年祭:社会主义革命未竟之路》

二十一、未完成的社会解放事业

362. 十月革命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当时布尔什维克革命者们没有墨守成规,敢于打破教条化的政治理论,勇于承担领导群众共同进行革命的责任,并且组建了一个奉行民主集中制——既以民主方式决策又纪律严明的——革命政党组织,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以及积极投身在推动广泛的群众运动,与革命的群众共同进退。

363. 十月革命诞生的苏维埃俄国(后来的苏联)经历了曲折坎坷的历史道路,过程当中充斥着种种问题(包括斯大林主义官僚专政的反革命),最后无产阶级国家几乎完全变质,也没有成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对于全世界生活在资本主义霸权下的底层人民来说,十月革命的意义非常深远。十月革命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次社会解放试验,留给世人的是丰富且具有教益的历史经验、政治理论及革命理想。

俄国革命百周年系列(二十):国际革命


《俄国革命百年祭:社会主义革命未竟之路》

二十、国际革命

339. 俄国革命不仅仅是原俄罗斯帝国境内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这场革命也牵引着欧洲发达工业国家的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甚至也影响并鼓舞了亚洲和非洲被西方帝国主义殖民地区的民族解放斗争。

2017年10月2日星期一

加泰罗尼亚人民反抗西班牙政府打压民主自决


2017/10/2

加泰罗尼亚正掀起波澜壮阔的民主自决起义浪潮……

尽管西班牙马德里中央政府宣布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为非法,并调动大批警力封锁投票站及制止加泰罗尼亚人民投票,仍然无阻200多万人于2017年10月1日这天投下手中自决的一票。加泰罗尼亚用公民抗命及民主自决,去对抗西班牙马德里右翼中央政府的霸权压迫。

加泰罗尼亚自治区主席卡莱斯.普伊格蒙特(Carles Puigdemont)宣称:“在充满希望与痛苦的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公民赢得以共和国形式建立一个独立国家的权利。”随着200万人在加泰罗尼亚公投中投下赞成“加泰罗尼亚以共和国形式成为独立国家”一票,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准备单方面宣布独立,此举无疑将加深西班牙当前的宪政危机。

2016年12月1日星期四

让晨星之旗飘扬:声援西巴布亚民族民主自决的抗争



2016/12/1

12月1日,一直被西巴布亚人视为当地的独立日。1961年,西巴布亚的国旗——“晨星之旗”在这片被荷兰殖民的土地上正式升起,过了不久之后,西巴布亚就被印尼并吞,而升起“晨星之旗”也就被视为违法的行为,升旗者会被拘捕,会被长期囚禁,还可能会受到酷刑折磨。在印尼中央政府眼中,“晨星之旗”被认为是“分离主义”的象征,会破坏印尼的统一。尽管在2002年通过的巴布亚特别自治法律下“晨星之旗”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升起(条件是印尼国旗必须同时升起并高于“晨星之旗”),但是升起“晨星之旗”仍然是触动印尼当权者大一统民族主义神经的禁忌之举。不过,每年在12月1日这天升起晨星之旗,已经成为西巴布亚人争取民族自决抗争的传统。

2015年10月12日星期一

罗贾瓦:战火中的革命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稿于2015/10/11

叙利亚经历了数年的战火蹂躏,已经变成了人间炼狱。战乱、杀戮、教派恶斗、恐怖主义笼罩了这块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在这片前途茫茫近乎绝望的土地上,却点燃了似乎在指引着中东人民一条解放出路的幽洞微烛——罗贾瓦。

2015年4月27日星期一

万隆60年:蜿蜒曲折的解放之路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2015/4/26

60年前,1955年4月18日至4月24日,来自亚洲和非洲的29个独立国家的政府领导,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万隆,满怀热情地商讨如何在冷战氛围下寻求和平共存、反帝解殖及发展各自国家的经济,让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可以享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万隆精神”随着这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第一次亚非会议”而诞生。“万隆精神”是二战后第三世界脱离殖民统治而独立的国家在当时所向往之愿景:
1.  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存共处;
2.  摆脱任何世界超强霸权、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支配;
3.  打造弱者、穷人、被殖民者、被剥削者及当时世界秩序下受害者之间的团结互助;
4.  实现底层人民的解放。

万 隆会议是第一次完完全全没有欧洲国家的国际会议,也没有来自殖民主义国家势力代表的出席。参与万隆会议的23个亚洲国家及6个非洲国家,都曾遭来自欧洲、 美国及日本的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所践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十年间,亚非地区被殖民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好些亚洲和中东国家重夺本身的国家主 权,而很多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也正积极为民族独立而进行抗争。

2013年12月7日星期六

曼德拉(1918-2013)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2013/12/7

南非民族解放斗士、反种族隔离政策革命家、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于2013年12月5日在约翰内斯堡与世长辞,享年95岁。

曼德拉是南非人民反抗种族隔离政策的代表人物,他将其一生奉献于反抗南非白人至上主义者的种族隔离统治,长期被囚禁,最终成功为南非历史写下一个新的篇章。

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

简述马共武装斗争历史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参与1955年华玲和谈的马共三位代表:(由左至由)拉昔.迈丁、陈平、陈田。

(马共总书记陈平于2013年9月16日去世,再引起了国内对陈平和马共的争议。当权者继续指控马共为滥杀无辜的恐怖分子,坚称为了照顾阵亡军警家人的感受,而不让陈平回国,甚至连骨灰也不能入境。这里就简略地重温马共的武装斗争历史。)

1.  马 来亚共产党(马共)于1930年4月30日在森美兰州瓜拉比拉成立,来自第三国际的代表胡志明有份促成马共的成立。在马共成立之前,流亡东南亚的中国共产 党成员于1926年10月在新加坡成立“中国共产党南洋临时委员会”,1927年改称南洋共产党,当时适逢中共跟国民党决裂而爆发第一次国共内战。南洋共 产党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共的革命斗争,组织了南洋总工会等群众团体。南洋共产党于1930年解散,让路给同一年在东南亚地区新成立的本土共产党—马共、印 度支那共产党及暹罗共产党。马共由始至终的斗争目标,是反抗英殖民统治,实现马来亚民族的独立。

2013年9月21日星期六

旗帜故事6:泛阿拉伯色彩与阿拉伯解放旗帜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阿 拉伯民族主义是二十世纪初期当奥斯曼帝国衰落且西方殖民主义入侵时,所产生的一种民族解放思潮,以阿拉伯世界统一为中心思想。阿拉伯民族主义或泛阿拉伯主 义思想为阿拉伯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今天很多阿拉伯国家都使用泛阿拉伯颜色(也就是象征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颜色—黑、白、绿、红)及阿拉伯解放颜色(象征 阿拉伯社会主义的颜色—红、白、黑),作为国旗上的颜色。

2013年9月19日星期四

悼念陈平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2013年9月17日

马来西亚社会主义党为马来亚共产党(马共)总书记陈平的离世深感悲痛。我们在此向陈平的家人及他的同志表达我们的哀悼。

陈平是一位坚定、才华洋溢的反殖民兼反帝国主义斗士,他领导了我国人民反抗日本侵占及英国殖民的英勇抗争。他在马来西亚民族解放抗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肯定在我国独立史上占一席地位。

2012年12月2日星期日

巴以冲突:帝国主义的遗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稿于2012/11/29(刊载于《当今大马》2012/11/30《星星之火》专栏)

以 色列于2012年11月14日向加沙地带发动军事攻击,击毙哈马斯武装领导人艾哈迈德.贾巴里。经过了一个星期的狂轰滥炸,在埃及政府的斡旋下,巴以双方 于11月21日宣布停火,饱受以色列炮火蹂躏的加沙人民可以暂时松下一口气。以色列最新一轮的军事行动,已造成158名巴勒斯坦人丧命,其中30人是儿 童,13人是女性。

世界各地都出现反对以色列向加沙发动冷血攻击的抗议声浪,以色列政府在“心不甘、情不愿”下接受跟哈马斯的停火协议。尽管以色列并没有任何严重伤亡,但是其所谓的“云柱行动”(又称“防卫之柱”行动)并没有达到以方原本所意欲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