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星期三
简述乌克兰历史
2013 年 11月爆发的乌克兰掀起示威浪潮,于2014年2月掀起高潮,首都基辅被示威者控制。被视为“亲俄派”的总统亚努科维奇跟“亲欧派”政党领袖达成“停战” 协议后逃离首都,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多个国会议员变节,在国会上通过议案罢免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国会议长图奇诺夫出任临时总统,提早于2014年 5月举行大选。临时政府也向亚努科维奇发出逮捕令。国会也通过修改刑事法释放被监禁的亲欧派政治领袖季莫申科,季莫申科扬言会竞选总统。南部克里米亚亲俄 派动员集会,要求俄罗斯保护克里米亚,甚至扬言要独立。
这里就介绍一下乌克兰经常处于大国政治角力周旋下的历史,尝试从宏观的历史视野的缝隙中窥探当前乌克兰政局的脉络。
基辅—东斯拉夫民族文化的摇篮
奥列格
瓦 良格人(东欧平原上的诺曼人)奥列格于公元882年通过征战而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国(Kievan Rus'),其统治下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建都在位于第伯聂河畔的基辅(Kiev),并于11世纪成为在欧洲领土范围最大的国家。基辅罗斯被视为东斯拉夫 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是三个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现代民族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之“民族祖先”。
基辅罗斯于11世纪末及12世纪初走向衰退,并分裂成多个地方势力割据的情况。蒙古人侵略东欧,基辅于1240年被拔都率领的蒙古军攻占,乌克兰地区自此被金帐汗国统治长达240年。立陶宛大公国于1362年击退蒙古人并占领基辅。
当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于1569年通过“卢布林联合”建立“波兰立陶宛联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时,今乌克兰大部分土地被纳入波兰的统治下。
由 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Bohdan Khmelnytsky)领导的扎波罗热哥萨克人起义,联合克里米亚鞑靼人和乌克兰农民,反抗波兰立陶宛联邦统治。起义最终结束波兰施拉赤塔 (szlachta)贵族对乌克兰地区的支配。哥萨克人是生活在东欧大草原(包括乌克兰)的半军事游牧族群,主要源于为了逃离蒙古人钦察汗国统治而流落到 乌克兰及俄罗斯南部地区的东斯拉夫人,以骁勇善战出名。俄国沙皇曾通过收买哥萨克人领袖,让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为沙俄帝国往东扩张效力。
赫梅利尼茨基起义军进入基辅
赫 梅利尼茨基领导的哥萨克起义军,多次跟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交战,这次起义变成了乌克兰脱离波兰统治的独立战争,也因而建立了“哥萨克酋长国”。这场起义也 是乌克兰跟俄罗斯在日后千丝万缕关系的转捩点。赫梅利尼茨基起义下新建立的哥萨克酋长国,某种意义上是独立乌克兰的前身,但是面临着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波 兰立陶宛联邦及沙俄三个强权势力的包围。第伯聂河以东的“左岸乌克兰”地区在1654年签订的《佩列亚斯拉夫协议》下被并入沙皇俄国控制的版图,哥萨克宣 誓效忠沙皇,以换取沙俄的“保护”。俄波战争(1654-1667年)因此爆发,战争以俄国胜利告终,俄波签订停战协议,左岸乌克兰(第伯聂河以东的乌克 兰地区)及第伯聂河在其中流过的基辅归俄国,右岸乌克兰(第伯聂河以西的乌克兰地区)归波兰。
经过1772年、1783及1795年三个 阶段的“瓜分波兰”,乌克兰西部(加利西亚地区)被奥地利控制,而俄罗斯帝国则控制了乌克兰东部。由于受到18世纪末在欧洲冒起的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潮 影响,乌克兰的文人和知识分子开始进行乌克兰语言与文化传统复兴的运动,也向往重建乌克兰民族国家。统治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沙俄担心乌克兰民族主义兴起会影 响其帝国的统一,而严重打压乌克兰语言与文化的运用,甚至禁止乌克兰人学习及使用乌克兰语。沙俄对乌克兰文化的打压,造成好些乌克兰知识分子逃离到乌克兰 西部地区,这里自此成为乌克兰人反对俄国统治的重镇。乌克兰西部的重要城市有利沃夫(Lviv)。不过,留在沙俄控制范围内的乌克兰知识分子也为俄罗斯文 化贡献不少。
乌克兰各主要城市位置
战争、革命、民族主义、东西分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350万乌克兰人(大多数为乌克兰东部人民)跟俄国军队并肩作战,而另外25万乌克兰人(主要为乌克兰西部人民)则支援奥匈帝国军队的战斗,乌克兰人在乌克兰的战场上因帝国之间的角力而自相残杀。
俄 国于1917年爆发两次革命,二月革命推翻沙俄政权,十月革命建立了布尔什维克政权,但随即因旧有统治阶级组织白军反扑及帝国主义军事势力的干预而爆发俄 国内战(1917-1923年)。乌克兰人在1917-191年间建立数个短命的独立共和国,陷入了持久不断的军事冲突中。布尔什维克组建的红军、反对布 尔什维克革命的白军、内斯托尔.马赫诺领导的无政府主义“黑军”、德国军队、波兰军队等在乌克兰的土地上交锋,基辅也多次易手。
俄 国“二月革命”鼓励了沙俄境内多个民族争取更大的自治权及民族自决权。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于1917年3月17日在基辅宣布成立“乌克兰人中央议会” (Tsentralna Rada),由历史学家米哈伊罗.胡舍夫斯基(Mykhailo Hrushevsky)出任中央议会主席,跟临时政府维持密切关系,并于1917年6月23日宣布自治。布尔什维克于1917年11月8日在发动基辅起 义,联合中央议会击败驻扎在基辅的俄国军队,但是反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中央议会很快就在基辅掌控大权,建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布尔什维克于1917年 12月5日在乌克兰东部城市哈尔科夫(Kharkiv)成立另一个跟基辅政权分庭抗礼的“乌克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后名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 国”。中央议会控制的基辅政权于1918年1月22日宣布独立建国并跟俄国断绝关系。在苏维埃俄国支持下,乌克兰布尔什维克向基辅政权开战。
布 尔什维克组织的基辅兵工厂工人于1918年1月29日发动起义,反对基辅“中央议会”政权。1918年1月30日,基辅全市因罢工陷入瘫痪,基辅兵工厂起 义于1918年2月4日惨遭镇压下去,但是无阻苏俄红军1918年2月9日攻入基辅。节节败退的基辅政权向原本与之为敌的同盟国德国求助,德军于1918 年3月1日攻占基辅,苏俄政府跟同盟国于两天后,也就是1918年3月3日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俄国正式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乌克兰暂时落 入德国控制范围内。德国军队于1918年4月29日下令解散“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并扶持建立由保守派将领帕夫洛.斯科罗帕德斯基(Pavlo Skoropadskyi)所领导的反共政权—“乌克兰国”。乌克兰人民军于1918年11月发动叛变推翻斯科罗帕德斯基领导的乌克兰国政权,成立临时革 命政府,重建“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随着德国战败及《康边停战协定》于1918年11月11日签订,苏俄红军再次向德国控制的东欧地区发 动攻势。布尔什维克红军于1919年2月5日攻占基辅,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19年3月15日迁都到基辅。由于布尔什维克被迫重组并转向应付 白军在南俄罗斯的攻势,使得乌克兰境内的红军势弱,白军将领安东.邓尼金(Anton Denikin)率领的反布尔什维克“志愿军”及顿河共和国军于1919年春夏期间,横行于乌克兰中部和东部地区,并于1919年8月31日攻占基辅。红 军在1919年冬天的战事中扭转劣势,于1919年12月15日第三度攻占基辅。乌克兰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于1919年12月21日成立新的乌克兰苏维 埃政府,定都在乌克兰东部城市哈尔科夫。
在面临彻底战败的危机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转向跟原本敌对的波兰求助,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领袖佩特 留拉(Symon Petliura)跟波兰第二共和国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于1920年4月签订协议缔结军事经济联盟,以对抗布尔什维克。这跟之前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向德国求助结盟那样,典当乌克兰部分主权去 保住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权,佩特留拉承认波兰并吞西乌克兰,并愿意让乌克兰变成毕苏斯基在东欧确立波兰霸权的助手。波兰军队于1920年5月6日攻占基 辅,但却只是一场惨胜。由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领导的红军于1920年5月尾进行大反攻,于1920年6月12日第四度攻占基辅,并将波兰军队驱逐出乌克兰大部分地区,除了 西乌克兰的利沃夫。但是,红军于1920年8月在华沙遭遇败仗而被迫撤军。彼得.弗兰格尔(Pyotr Wrangel)率领的白军趁机在乌克兰南部发动新攻势。苏维埃俄国和苏维埃乌克兰跟波兰于1921年3月21日签订《里加和约》,布尔什维克承认乌克兰 西部地区的加利西亚和沃伦省归波兰统治,而波兰则承认乌克兰东部、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为苏维埃乌克兰的领土,正式抛弃跟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结盟。布尔什 维克成功在西部战线实现和平后,将武力转向对付残余的白军势力。布尔什维克红军于1921年11月在乌克兰取得最后胜利。
佩特留拉所领导的乌克兰民族主义政权、邓尼金的白军及其它反布尔什维克军队,在俄国内战期间,在乌克兰屠杀约10万犹太人。
苏 联于1922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创始国之一。其他最早的苏联加盟共和国有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 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及(由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组成的)外高加索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于1934年从哈尔 科夫迁移至基辅。
内战时期的其它政治实体
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随 着奥匈帝国在一战中战败,加利西亚东部地区(今乌克兰西部)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于1918年11月1日在利沃夫先宣布成立“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脱离奥 匈帝国。不过,利沃夫当时的居民主要是波兰人,当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宣布立国后,拒绝被非波兰人政权统治的当地波兰人发动武装起义。波兰起义者获得新兴波兰 第二共和国的援助。当波兰军队攻占利沃夫后,捷尔诺波尔(Ternopil)于1918年11月11日成为西乌克兰共和国临时首都,但于1918年 1918年12月再被迫迁都至斯坦尼斯拉维夫(今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
西 乌克兰共和国政府跟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18年12月1日达成合并协议,并于1919年1月22日正式宣布两国合并,但是这仅仅是象征性的合并,因 为西乌克兰跟乌克兰其它地区拥有完全不同的社会与政治规范,在统一的乌克兰内享有高度自治地位,而且还保留了独立的政府架构及属于自己的乌克兰加利西亚军 队。此外,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主要是跟波兰开战,而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则则跟苏维埃乌克兰及苏维埃俄国的军队交战。
波兰军队于1919年7 月控制了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领土,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在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Kamyanets-Podilsky)成立流亡政府。由于西乌克 兰人民共和国把波兰视为主要敌人而佩特留拉领导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则将波兰视为对抗其敌人苏俄的潜在盟友,导致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跟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关 系日益恶化。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20年4月跟波兰签订协议,同意以兹布鲁奇河为界,正式承认波兰在东加利西亚的控制权,引起西乌克兰人的极度不 满。列强主导的国际联盟于1923年3月14日决定将东加利西亚并入波兰,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因此解散,但是波兰政府而背弃让东加利西亚(西乌克兰) 自治的承诺。
苏联跟纳粹德国于1939年8月23日缔结《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并按照当中的秘密协议在纳粹德国侵略波兰后,调动 红军1939年9月17日入侵波兰,占领当时波兰东部地区,包括加利西亚。不过,德国军队于1941年6月展开巴巴罗萨行动侵略苏联,西乌克兰地区被纳粹 德国占领,直到1944年夏天才被红军夺回。美国、英国及苏联三巨头于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中达成协议,其中包括允许苏联并吞几乎相等于《莫洛 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内同意由苏联占领的所有波兰领土,共产党控制的波兰共和国则被允许占领东普鲁斯南部及奥得河—尼斯河以东的土地作为补偿。苏联将波 兰前东部领土并入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及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乌克兰自由区
俄 国内战期间,乌克兰无政府共产主义者内斯托尔.马赫诺(Nestor Makhno)领导组织了一支农民起义军—“乌克兰革命起义军”(也叫“黑军”),成为白军和红军之外的“第三势力”独立作战。马赫诺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初 期支持红军,也曾跟红军结盟对抗白军,但是在击退白军后就跟红军交锋。
马赫诺领导的黑军于1918年在乌克兰东南部建立了一个无政府主义 社会—“乌克兰自由区”,首都设在古利艾波列(Huliaipole)。自由区位于邓尼金领导之白军及南俄罗斯临时政府的势力范围。黑军在邓尼金后方展开 游击战,协助红军于1920年将邓尼金的军队驱逐出该地区。
自由区根据无政府主义的政治原则,制定自由社区作为社会正义最高形式的政策,以社区间的自由交换作为经济的基础。马赫诺主张“自由工农苏维埃”,反对中央集权政府。
马赫诺领导的黑军最终于1921年被红军彻底击败,马赫诺流亡国外并客死异乡。马赫诺的支持者转向地方活动,直到1940年代,部分黑军成员则参与在后来的西班牙内战中。
加利西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波 苏战争期间,布尔什维克曾于1920年占据东加利西亚的波多利亚(西乌克兰地区)。“加利西亚革命委员会”在苏维埃俄国支持下,于1920年7月8日至9 月21日在东加利西亚建立了一个短命政权—“加利西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设在捷尔诺波尔。加利西亚苏维埃拥有自己的红军,波兰语、乌克兰语和意 第绪语被列为国语。这个临时政府并无法控制东加利西亚的重要地区,如富裕的利沃夫地区。加利西亚地区在1921年的《里加和约》下被波兰并吞。
二战前苏联时期
俄 国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创建初期直到1930年代,布尔什维克政府对乌克兰民族文化采取宽容政策,并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乌克兰化”或“本土 化”政策,让乌克兰的民族身份得以确立,甚至是多元民族的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也受到乌克兰民族概念的影响。乌克兰语教育迅速发展,提高了说乌克兰语乡村 人民的识字率,助长了乌克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苏维埃乌克兰的党政机构最初主要由说俄语的人控制,但是在乌克兰化政策的成效下,到了1920年代末,乌克 兰共产党成员当中乌克兰裔占了半数。布尔什维克也在苏维埃乌克兰建国初期宽容对待当时刚成立不久的乌克兰东正教自主教会,以此作为牵制俄罗斯东正教会的工 具,也让乌克兰东正教自主教会增加了不少来自农民阶层的信徒。
当斯大林经历党内斗争掌控大权后,苏联乌克兰的乌克兰化政策于1930年代 开始出现逆转。“乌克兰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被共产党政府宣布为乌克兰的首要问题,很多乌克兰学者和文化人被清洗,大量乌克兰报刊、出版物及学校转换成俄 语。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乌克兰语和文化在大部分时间遭到压迫和清洗,苏联政府在乌克兰实行“俄罗斯化”政策,为日后乌克兰族群矛盾埋下伏笔。
1932年,斯大林政府由上而下强行推动的农业集体化为乌克兰带来巨大的灾难,导致乌克兰发生可怕的大饥荒(Holodomor),夺走至少240万乌克兰人的性命,形同对乌克兰人进行种族清洗,也为乌克兰人民留下了对苏联统治最恶劣的印象。
二战与乌克兰民族主义
苏德战争于1941年6月爆发,乌克兰首当其冲最先被战火蹂躏。当时乌克兰境内不满苏维埃统治的乌克兰人和波兰人,最初把德军视为“解放者”,有些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还寄望德军入侵可以协助建立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国。
乌 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OUN)分裂为两派的其中一派—西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斯捷潘.班杰拉(Stepan Bandera)领导的革命派(OUN-B),于1941年6月30日,也就是德军进攻苏联8天后,发布了《乌克兰国独立宣言》。班杰拉在德国入侵苏联之 前就积极跟纳粹合作,其组织获得纳粹资助,并进行反犹太人人活动。不过,纳粹德军占据利沃夫不久后,就将班杰拉等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被逮捕及软禁。
乌克兰反抗军的战旗(这面旗跟无政府主义者的红黑旗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班 杰拉领导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后来组建乌克兰反抗军(UPA),目标是反纳粹、反苏联、反波兰及争取乌克兰独立。班杰拉派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于 1944年在瓦莱尼亚和东加利西亚对波兰人进行残暴的种族大屠杀,以实现其“从未来的乌克兰国的领土中清洗所有的非乌克兰裔居民”之疯狂目标。纳粹德国政 府后来于1944年9月释放班杰拉,以便由班杰拉率领乌克兰人应付步步逼近的苏联军队。纳粹德国允许班杰拉将其行动总部设在德国首都柏林,并为乌克兰民族 主义者组织和乌克兰反抗军提供军备及情报援助。二战结束后,班杰拉于1959年在西德慕尼黑遭苏联派出的特务刺杀身亡。班杰拉至今仍然是乌克兰国内最备受 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在西乌克兰一些地区(如利沃夫)被视为乌克兰人的“民族英雄”,但是他跟纳粹合作的历史也不能为人所忘。班杰拉是乌克兰极右派民族主义 者所推崇的精神偶像。
现在乌克兰极右派政治团体的示威活动中可以看到有人抬出班杰拉的照片。
二 战期间,苏联共丧失约1100万名战斗人员及约700万平民,在这当中有410万名死亡的战斗人员及140万名死去的平民是乌克兰人,反映出乌克兰人民在 二战中所遭遇的惨况是苏联人民当中最糟糕的。此外,另有390万乌克兰人被迫逃亡到俄罗斯,而被纳粹德国送去“劳改营”从事强迫劳动工作。1900万乌克 兰人在二战后流离失所,其工业基础完全被摧毁。
二战后苏联时期
乌 克兰于二战后迅速重建并恢复生产,成为了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乌克兰成为了苏联军火工业及高科技研究的中心。乌克兰的高科技工业跟苏联军事扩张有 关,军事经济的主导造成平民的日用品生产及产品素质低落,平民的生活素质也无法显著改善。苏联奉行中央计划经济,在政府机关高度官僚化及欠缺政治经济民主 下,尽管乌克兰跟苏联的经济在二战后初年有着高速发展,但是后来日益暴露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冷战期间,乌克兰是苏联的军事前哨,苏联在乌克兰设立多个军事基地,并置放不少当时最先进的武器系统。
谢列斯特
乌 克兰人也在苏联政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斯大林死后上台的连续两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及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都是乌克兰人。不过,苏联政府延续斯大林时期在乌克兰进行的“俄罗斯化”政策,除了彼得.谢列斯特(Petro Shelest)担任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期间(1963-1972年)出现例外。谢列斯特小心翼翼地推行温和的乌克兰化政策,让乌克兰语和文化出现短暂 的复兴。但是,谢列斯特不再担任乌克兰领导人后,温和的乌克兰化政策被强硬的俄化政策重新取代。
克里米亚的位置(红色)
苏 联政府于1954年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下辖的克里米亚州(Crimea)转让给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克里米亚原为鞑靼人聚居的地 方,但在二战后已经成为俄罗斯人为主的地区。克里米亚在俄国内战期间,是反革命白军的重要据点,弗兰格尔率领的白军于1920年在克里米亚跟红军及马赫诺 领导的黑军进行最后决战。布尔什维克控制克里米亚后,于1921年10月18日建立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作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 国的一部分。斯大林政府于1944年以鞑靼人勾结纳粹德国为由,对克里米亚鞑靼人进行大规模强制流放到中亚。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于1945 年被解散,克里米亚变成俄罗斯下辖的一个州,迁入很多俄罗斯人,后又被转让给乌克兰。克里米亚一直到1991年初经过公民投票后,重获自治地位,并于 1995年改称为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成为苏联解体后独立乌克兰内的唯一自治共和国。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岸但不属于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管辖的直辖市—塞 尔斯托波尔(Sevastopol),是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
塞尔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基地
勃列日涅夫担任苏联领导人时期,苏联陷入社会与经济停滞状态。勃列日涅夫推行“民族融合”政策,试图将苏联境内各民族最好的方面结合并融合起来变成新的“苏联民族”,但其实践却只是换了另一个名称的俄罗斯化政策。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边界的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核电厂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核辐射灾难。苏联官僚因隐瞒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事件真相而备受批评,也刺激了乌克兰人民争取脱离苏联独立的运动。
米 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上台后推行“经济改革”(perestroika)和“开放政策”(glasnost),但在乌克兰遭到保守派的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 记谢尔比茨基(Volodymyr Shcherbytsky)的阻挠。谢尔比茨基是于1972年由勃列日涅夫任命顶替开明派谢列斯特担任乌克兰领导人。谢尔比茨基的俄化政策、切尔诺贝利核 灾难、社会经济停滞、政府官僚腐败等问题,点燃了乌克兰人民不满苏联统治的火焰。苏联的社会危机也让民族主义思潮重新冒起,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争取民族独立 的势头愈来愈明显。
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简称“鲁赫”,Rukh)于1989年成立,起初只是支持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但迅速发展成为乌克兰争取独立的运动。
乌克兰独立与之后
1990年1月21日,为了纪念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与西乌克兰共和国于1919年合并统一的历史,成千上万乌克兰人民串起人链,从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一直延伸到首都基辅,展现了乌克兰人民向往独立的意愿。
乌 克兰于1991年8月24日宣布独立,并于1991年12月1日针对独立问题举行全国公投,近3200万人投票,最后以92.3%压倒性票数支持乌克兰独 立,就连迟至1954年才从俄罗斯那里“转交” 乌克兰以俄罗斯人居多的克里米亚也有54%人支持独立。乌克兰独立是苏联解体及斯大林主义分崩离析的系列事件之一。
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 (Leonid Kravchuk)于1991年总统大选中胜出,担任乌克兰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及后来于1994年总统大选中上台执政的列昂尼德.库奇马 (Leonid Kuchma)都跟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被视为“亲俄派”,任职期间受到各种政治丑闻缠身。独立后的乌克兰,资本主义经济以最粗糙的形式复辟,“催生”了 控制了乌克兰大部分社会财富的经济寡头集团。
2004 年总统大选,主张跟俄罗斯拉近关系、时任总理的维克多.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 ,受到主张向西方靠拢并加入欧盟的维克多.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挑战。当时深受经济困境影响的乌克兰人民,因不满选举舞弊而展开大规模抗议行动,爆发了“橙色革命”。尤先科在童年的重选中胜出, 亲欧派政府上台执政。尤先科执政期间政绩乏善可陈,其疏远俄罗斯并靠拢欧洲的政策造成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紧绷。尤先科后来跟他在橙色革命中的亲欧派盟友— 时任总理的尤利娅.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闹翻,在2010年总统大选中亲欧派集团的分裂让亚努科维奇赢得选举出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在任期间极力打压,亲欧派领袖季莫申科于 2011年8月被捕,并于同年10月11日被控滥用职权罪名成立判监7年。
2013年11月,亚努科维奇拒绝跟欧盟签署联合协议,成为大 规模街头示威的导火线。2014年2月,示威行动及冲突升级,亚努科维奇被国会罢免总统职权,季莫申科获释,亲欧派有机会再次掌权。乌克兰政治经济继续受 到欧美及俄罗斯等强国角力影响,而国内寡头集团也仍然控制着大部分财富,导致平民百姓生活困苦,再加上族群之间复杂的矛盾,无论是走亲俄的经济政策还是亲 欧的“自由市场经济”,都只会加剧社会不平等。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