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星期一

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威胁公共医疗体制的政策

卫生部副部长希米尔(Hilmi Yahaya)于2016年11月5日宣布政府于2017年1月开始将“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扩展到另外 8家公共医院。这给我国的公共医疗体制敲起了警钟。

目前,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只在士拉央医院及布城医院两间政府医院实行。最新一轮扩展,将把这计划延伸到哥打巴鲁、瓜拉登嘉楼、关丹、淡马鲁、怡保、吉隆坡、巴生及芙蓉等8个地方的医院。



马来西亚社会主义党(PSM)和反对医疗服务私营化联盟(GMPPK)一开始就表明反对“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这是因为:

- 目前只有30%拥有5年以上经验的专科医生在政府医院服务,另外70%在私人医院服务。但是,70%住院病人是在政府医院接受治疗。因此,我国医药领域的当前处境是,30%专科医院必须应付70%病人。这就是为何我国政府医院专科诊所的等候名单很长,而诸如心脏血管造影或肾脏手术及其他重要手术无法立即进行。政府医院的专科医生不足导致排长龙的现象。

- 政府医院专科医生的专注力被全付费病人计划转移,导致(非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下的)普通病人所获得的治疗素质下降。

在士拉央医院实行的全付费病人计划,允许参与该计划的专科医生赚取原本月入的两倍。如果一名专科医生原本的每月薪金是15000令吉,该名专科医生可为全付费病人看病,赚取其月薪达到30000令吉。这造成有关专科医生每周必须有4或5天工作到晚上10点。这导致:
〉有关专科医生尝试在普通工作时间内(也就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尽量休息,并放手让实习专科医生去处理非全付费病人的案例。
〉 出现并发症或情况复杂的非全付费病人由新晋的专科医生负责手术,而具有15年以上经验的在办公时间外为有能力支付全收费的病人进行例常手术。
〉资历老练的专科医生没有精力花时间巡房及跟非全付费病人讨论病情疗程。这些责任由正在实习的专科医生所扛起。
〉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没有时间及精力去培训其单位内的实习医生。

- 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造成政府医院专科医生之间的不满情绪。 譬如,在一个单位内有3名专科医生——甲、乙及丙,符合资格参与全付费病人计划。如果医生甲每天晚上都开设私人看诊时间,而医生乙和医生丙则比较负责任,每周只挪出一天为全付费病人看诊。当医生甲于一年后因他花更多时间为全付费病人看病而收入倍增,买得起豪华房车,到时医生乙或医生丙也许会在想:“我们很努力工作并坚守责任,为非全付费病房的普通病人看病,但是总是推卸照顾普通病人责任的医生甲却过着比我们更奢华的生活!”这将影响到医生乙和医生丙的情绪与士气,导致他们无心为普通病人服务。为何罔顾普通病人福利只专注服务全付费病人的医生,会获得比尽心尽力服务普通病人的医生更大的回报去?无疑,全付费病人计划将腐蚀政府医院专科医生的为民服务精神。

- 目前,政府医院的专科医生已经倾向于不愿到较偏远地区的小城镇(如雪兰莪万津、霹雳安顺、沙巴斗湖、砂拉越诗巫等地)服务。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在大城市的医院实行,更会减低专科医生前往小城镇服务的意愿。

社会主义党和反对医疗服务私营化联盟要求政府:
1. 中止实行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
2. 向人民公布在士拉央医院、布城医院、马大医药中心及国大医院实行全付费病人计划的研究报告。政府必须坦诚向人民展示到底这项计划实际上带来什么好处以及存在着什么问题。
3. 跟民间团体进行对话,以讨论如何解决专科医生从政府医院流失的问题。

我国政府落实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的“逻辑”是:通过这项计划提高政府医院内专科医生的收入,以减缓专科医生从政府医院流失到私人医院的问题。但是,政府的如此做法顶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并未能完全解决专科医生流失的问题,反而还会腐蚀公共医疗服务的素质。

在解决专科医生流失的问题上,社会主义党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 为卫生部属下公共医务人员成立特别的服务委员会,并实行类似目前在国家心脏中心所奉行的新酬制度。
2. 推行“有薪进修假期”,专科医生每4年可获得3个月有薪进修假期,让他们可以出国留学,并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
3. 冻结兴建私人医院。政府不能再允许增建新的私人医院及扩建既有私人医院。私人医院的增长,是政府医院专科医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医疗是人民的基本权益,公共医疗体系不容许被牟利诱因所腐蚀。在政府医院内服务的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等我,都应该得到更好的报酬。但是,以“私有化”形式去增加医生收入并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是在增加人民负担并腐蚀医疗服务素质。

政府在没有进行“尽责调查”下贸然实行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现在还在没有发表任何深入研究报告及征询民意下执意扩大这项计划。全付费病人服务计划将让没有能力支付全收费的病人被忽略,低收入社群的福利将进一步被削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